首页 > 汽车导购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

发布时间:2023-12-12 14:13:39 | 寻车网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寻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

固态电池是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等材料做的。

氧化物是固态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包括锂镧锆钛氧、磷酸铝钛锂、锂锆硅磷氧等。氧化物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防止电池短路和极化现象。因此,在固态电池中,氧化物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解质环境,满足人们对安全可靠的电池的需求。

固态电池的主要材料是固态电解质,它采用氧化物、硫化物等材料,具有高离子导电性和化学稳定性,可以防止电池短路。固态电池采用氧化锆、氧化钇、硅酸盐等材料,具有很高的离子迁移率和很低的电子导率。硫化物是固态电池的主要材料之一,具有接触性好、整体离子电导率性能好的优点。

固态电池 优势

使用了全固态电解质后,锂离子电池的适用材料体系也会发生改变,其中核心的一点就是可以不必使用嵌锂的石墨负极,而是直接使用金属锂来做负极,这样就可以明显减轻负极材料的用量,使得整个电池的能量密度有明显提高。传统锂离子电池中,需要使用隔膜和电解液,它们加起来占据了电池中近40%的体积和25%的质量。

而如果把它们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正负极之间的距离(传统上由隔膜电解液填充,现在由固态电解质填充)可以缩短到甚至只有几到十几个微米,这样电池的厚度就能大大地降低。因此全固态电池技术是电池小型化,薄膜化的必经之路。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

固态电池真得会实现吗?什么时候量产?

截止奥2023年6月,固态电池计划在2026年量产。

目前,多个企业推出的固态电池,均还处于半固态电池的过渡阶段,全固态电池还不具备量产条件,预计要2030年以后才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最快2026年能实现小规模量产。而另一个动力电池巨头,LG新能源则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

而在内拥有最多固态电池相关专利的比亚迪,早在2016年就已确定固态电池是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其专利得知,其采用的是氧化物电解质固态电池技术路径。据称比亚迪内部已经做出了固态电池样品,并通过相关测试。

固态电池的原理:

传统的液态锂电池又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为“摇椅式电池”,摇椅的两端为电池的正负两极,中间为电解质(液态)。而锂离子就像优秀的运动员,在摇椅的两端来回奔跑,在锂离子从正极到负极再到正极的运动过程中,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便完成了。

固态电池的原理与之相同,只不过其电解质为固态,具有的密度以及结构可以让更多带电离子聚集在一端,传导更大的电流,进而提升电池容量。因此,同样的电量,固态电池体积将变得更小。

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

什么是全固态动力电池

全固态动力电池就是里面没有气体、没有液体,所有材料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的电池。

全固态动力电池不仅适用于家用型电动汽车、出租车等新能源汽车上,同时也能应用于大型客车、矿车、卡车等,提供超高安全、大功率动力以及长里程续航,完美适配运营车辆的使用特点,保障车辆的低碳出行,高效无忧。

最大优势是安全耐用。内部无液体,无流动性,电池可承受穿钉、切开、剪开、折弯。发生危险后,无强燃烧性,不易发生爆炸。高安全性,不燃不爆,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长的续航里程。安全性好,通过针刺和350℃热失控实验。能量密度高,大于400Wh/Kg。循环寿命长,循环使用次数大于1200次。温度范围适应性强,零下40~150℃均能使用。

全固态动力电池缺点

1、固体电解质材料导电率低(<10-3S/cm),内阻较大,高倍率放电时压降较大,近期难以解决电池快充问题,低温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温度上升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因此全固态电池高温工作性能好。

2、固态电解质/电极间界面阻抗大,界面相容性较差,界面锂离子电导率较低,固态电解质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和收缩,导致界面容易分离。

3、有待设计和构建与固态电解质相匹配的电极,研究和开发出适合于固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体系。

4、目前无机体系的固态电池很多采用CVD/PVD等复杂的工艺制备,生产(沉积薄膜)速度慢,成本昂贵,单体电池容量小,只适合做小型电子器件用的电池。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全固体动力电池
寻车网

以上就是寻车网为大家带来的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固态电池是什么材料做的”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