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2 23:15:52 | 寻车网
对于一款纯电车型来说,冬季续航一直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因此,一般新车试驾不会轻易在寒冷的地方举办。哪怕是冬天,肯定也会挑一个南方的城市,毕竟测试的数据好不好看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销量!
然而, AITO 问界M5 EV的试驾会,却反其道而行,不仅把试驾城市选在了 北京 ,还挑了最冷的一天,零下13℃,刮着7级大风,这种天气不仅能测试电动车的续航靠不靠谱,还能测试我们这帮汽车媒体人抗不抗冻……毕竟拍摄是需要和寒风进行"短兵相接"的!
走到 AITO 问界M5 EV面前,它的外观很有阳刚之气,在凛冽的寒风中,犹如一个"战士",而我,有点哆哆嗦嗦,犹如一个"颤士"。
外观,"赶潮流"
其实要说 问界M5 EV这款车的外观在这个"颜值为天"的时代中,并不算特别出色,但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说俗了,就是比较耐看。和它的孪生兄弟 问界M5 相比,没有太大的区别,主要的不同就是前脸的进气格栅和脚下的轮圈, 问界M5 EV都采用了封闭式,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的车灯采用了独立的组合设计,大灯边缘的上半圈是日行灯,就像是一个发光的眉毛,属于现在比较流行的设计。
从侧面来看,虽然它是一辆纯正的SUV,但从曲线的既视感而言,它很低趴,有点像一辆跨界的轿跑。封闭式的轮圈不仅增加了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达到了降低风阻的作用。纯电车型虽然不用减排,但节能也是必须的, 问界M5 EV的风阻系数仅为0.266,这相比于同级竞品来说,确实拥有一定的优势。车尾部的贯穿式尾灯和增程版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可点亮的 AITO 字样凭心而论还是很帅气的!
鸿蒙座舱,"与众不同"
其实要说 问界M5 EV和其他新能源车型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绝对是座舱,和其他新势力的车型相比, 问界M5 EV经过了华为的深度赋能后,展现出了智能体验上的实力。就拿车机来说,鸿蒙系统不仅使用流畅,而且做到了真正的手机上车。
这个手机上车和字面上的意义不同,只要驾驶者使用的华为手机,使用的鸿蒙系统,那么 问界M5 EV就可以把手机上的所有软件全部流转到车机大屏幕上,让这块大屏幕的使用明显高出其他品牌车型。
为什么这么说?据调查,不少新能源车主在车机大屏上除了导航和收音机的功能外,基本不会使用其他软件,这就导致了新能源车型上的"大屏幕"除了大,没有太多用处。
而 问界M5 EV的大屏幕就比较特殊了,你平时手机上用什么,屏幕上就出现什么,玩游戏,看视频,查攻略,炒股票,想干嘛就干嘛,只要你在车里,车机就是你的手机。
此外,车内最方便的是有多种充电口,包括无线充电都有两个,主副驾也不会因为抢充电口而头疼。友情提示,后排只有TYPE-C的充电口,没有USB,所以后排乘客要充电,还是要有对应的充电线。
在后排的表现上, 问界M5 EV别看是纯电车型,底盘上安装着大体积电池,但由于设计合理,没有出现高地台的情况,再加上它2880mm的超长轴距,后排腿部空间还是相当宽敞的,不会给后排乘客带来一丝的局促感。
跑起来,"风驰电掣"
新能源车型加速能力相比于燃油车来说是一大优势, 问界M5 EV也不例外,它的四驱版车型采用了前交流异步电机+后永磁同步电机的组合,最大功率365kW,百公里加速仅为4.5秒。这个数据写在字面上也许感觉不出什么,但其实真正驾驶起来就会 发现 ,根本不敢一脚电门闷下去,毕竟飞机起飞时的加速在它面前都不够看的,同车的媒体老师也表示,踩满加速踏板,有种裤衩都追不上自己的感觉……
其实一天的试驾时间并不长,但开了几个小时以后, 问界M5 EV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稳,特别的稳,尤其是高速过弯的时候,悬架的支撑力度非常强,高速过弯的时候车内侧倾基本和轿车没什么两样。另外,这款车采用的是前双叉臂+后梯形多连杆独立悬架,这种悬架配置一直被业内称为黄金组合,可以大幅度提升车内的舒适性。 当然在驾驶中, 问界M5 EV的智能辅助系统也是非常给力的,其中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融合了3个毫米波雷达、4个APA摄像头、12个长距离超声波雷达,可实现车道巡航辅助,驾驶盲区预警等,大幅提升驾驶安全性。而且,360°全景影像也非常实用,尤其当我们驾驶进入狭窄的胡同地带时,可以清楚的看到两侧的路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必要的剐蹭。
续航,"贼稳"
没开过这辆车可能都不敢相信 问界M5 EV这款车的冬季续航有多稳,一天下来,我们跑了高速,跑了胡同,也跑了城市道路,一共跑了110km。然而,别看室外温度是零下13℃,外加刮着7级的阵风,但车内的里程表仅掉了132km,续航保值率达到了83%,更何况我们还全程开着暖风……就这种环境,有些造车新势力的车型续航保值率在70%以下都是司空见惯的!至于充电,官方给出快充10分钟,补能续航里程120+km。快速充电半小时,电量从30%提升至80%。按这个充电速度,实际的使用便利性还不错,但没来及实测,等下回深度测试的时候再说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头条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不知不觉,今年马上就要进入12月份了,今日全国各地也出现了大面积降温,不少地方下起了2022年冬天的第一场雪。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少新能源车车主也会遇到更多复杂的用车难题,比如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长等等。那么在冬天,新能源汽车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到底该如何科学用车呢?听说最后一招老司机都在用,大家赶紧学起来吧。
第一招:充电要究竟时机
不少新能源车主应该遇到过冬天充电慢,或是充不进电的情况,这是因为汽车电池一般都有低温保护功能,当电池温度比较低时则需要预热,否则就会出现充电慢甚至是无法充电的情况。知道这一机制后,我们就可以做到提前预防了,比如说我们在冬天每次刚使用完汽车,电池还是热的时候就给车辆充电,做到随用随充,这样就能减少充电时间,同时也能保护电池。
另外,电池用到什么程度充电也是有讲究的,如果每次将电池电量用到10%甚至更低,那么你的电池肯定“活不长”。一般情况下,当车辆电池电量达到20%-30%时就可以给车充电了,每次也不必完全充到100%,充到80%-90%才是最佳状态,充电时做到这些,那么你的车电池寿命会更长。
第二招:新能源也要热车
老司机都知道燃油车在冬天需要热车,这样才会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和积碳。而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一样,启动后也需要热车,因为只有电池热起来之后,里面的电量才会更加高效的释放。不过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热车方式不同,燃油车是车辆打着火之后停放着热车,新能源车则需要低速行驶来热车,因为如果车辆是停放过程,电池基本上也没有运作,根本达不到热车的效果。
第三招:开空调要讲究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在冬天开空调会消耗不少的电量,有些车主甚至因此而不开空调,其实大可不必。大家在使用空调时只需要记住以下几点,其实空调消耗的电量并不会太大。第一个就是要把空调开到合适的温度,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风量也不要调太大,一般二挡三挡就够用了;第二个就是要合理使用内外循环,这样也能最大程度达到升温或降温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不少新能源车上都装上了热泵空调,热泵空调是一种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再利用少量电量驱动压缩机工作,将这些热量搬运到车辆内部的装置。它相比普通的PTC制热而言产生同样的热量时热泵制热消耗的电量要小很多。随着这一技术的新能源其实也不用太过在意空调的耗电量。
最后一招:驾驶习惯决定续航里程
大家在用车过程中应该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同一辆车,老司机来开油耗就特别低,但是新手来开油耗就会变高,原因就是老司机们都知道如何怎么开才更科学。其实好的驾驶习惯对于新能源车的影响会更大,那怎样才是好的驾驶习惯呢? 寻车网
好的驾驶习惯总结下来其实就一个字——稳,你只需要做到起步稳,加速稳,刹车稳,尽量做到提前观察路况,来判断接下来该加速还是减速,整个过程用油门来控制,而不是刹车,那么你的驾驶习惯差不多就是好的驾驶习惯了。有些车主往往喜欢起步时猛加速,油门任性的踩,到位置了才猛踩刹车,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会大大增加耗电量。大家如果能掌握好的驾驶习惯,不管是油耗还是耗电量都会少一大截。
寒潮来袭,
纯电动汽车续航打五到七折很普遍
与智能手机一样,纯电动汽车在
低温环境下同样表现为电池“不耐用”。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公共充电站内排
队等待充电的车主越来越多。由于电动汽车主要驱动力是电池,
而低温正是电池的“天敌”。因为温度
越低,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会变得更加
黏稠,因此电池活性降低,这就表现
出电池可用容量的衰减。
此外,冬季暖风空调的使用,也会对续航造成明
显影响。再加上车内部件在低温下油液润滑阻力也比较大,电动汽车在冬
季续航里程大幅“缩水”很难避免。
为了增加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
各路汽车厂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
能。除了目前已经普遍配备电池保温
技术外,座椅加热、热泵空调等技术
也已经被应用到部分高端车型上。
在当前技术条
件下,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冬季续航缩
水问题并不现实。随着冬季电动汽车
续航里程的缩水,充电每周需要充电
次数就相应增加,充电难的问题在冬
季就更加凸显。如果能够很好地解决
充电或换电问题,即使冬季续航缩水,
电动车车主的里程焦虑也会大大降低,
这也是上述蔚来车主相对更不在意冬
季续航的原因所在。对此,很多人认为由于
无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或者利益分
配没有谈好,部分物业配合业主建桩
的积极性不高。
所以,充电不便也成为消费者
不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之
一。有媒体做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充电设施的便利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着消费者是否购买电动汽车的决定,
有 65% 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不买电动
汽车的原因就是充电设施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