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保养

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

发布时间:2025-09-05 16:48:34 | 寻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相关的问题,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

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

在北京,以下这些类型的工厂通常工资水平较高:

1. 高新技术企业

  • 电子信息类工厂 :如涉及芯片制造、通信设备生产等领域的企业,由于技术含量高,通常能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
  • 生物医药类工厂 :生物科技、制药企业因研发成本高,对专业人才需求大,因此工资水平也相对较高。
  • 新能源类工厂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关工厂如太阳能电池板制造、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等,工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 汽车制造厂

  • 知名品牌汽车制造厂 :如北京现代、北京奔驰等,这些企业不仅提供稳定的工资收入,还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

3. 大型制造企业

  • 电子产品制造企业 :联想、小米等知名品牌在北京设有生产基地,这些企业因产品市场需求大,通常能提供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

4. 金融服务业相关工厂

  • 金融机构后台处理中心 :虽然不直接从事金融服务,但作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支撑部门,这些工厂通常也能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

5. 高科技园区内的工厂

  • 中关村、亦庄等高科技园区 :这些园区内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能提供较高的薪资待遇。

6. 国有企业

  • 大型国有企业 :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在北京设有工厂的国有企业,因企业规模庞大、实力雄厚,通常能提供稳定且较高的薪资待遇。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些可能工资较高的工厂类型,具体工资水平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包括个人技能水平、工作经验、所在岗位等因素都会对工资产生影响。

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

小米汽车研发岗工作强度

小米汽车研发岗的工作强度较大

工作时长方面

  • 小米汽车研发岗要求员工日均工时不低于11.5小时,这明显高于一般企业的标准工时。
  • 有员工爆料称,软件开发、自动驾驶等核心部门普遍实行早9点至晚10点,每周5天的工作制度,部分团队甚至需要周末单休,实际日均工时达到11.5小时。
  • 另有网友指出,虽然小米汽车名义上是10-7-5(上午10点上班,晚上7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的工作制度,但实际上却是早9晚10、一周6天的工作安排。

工作压力方面

  • 智能驾驶团队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需要将传统车企3年的工作量压缩至18个月完成,这无疑增加了工作的紧迫性和难度。
  • 频繁出差审核供应商也是小米汽车研发岗员工的一项常态工作,这要求员工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 跨部门协作也是小米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这也带来了额外的协调压力和时间成本。

薪资与福利方面

  • 尽管工作强度大,但小米汽车研发岗的薪资水平也相对较高,且公司提供一定的福利待遇,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 员工需要权衡高强度工作与高薪之间的利弊,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生活需求做出选择。

车企抢人大战升级:“全员”竞业,校招“内卷” | 汽车产经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车企抢人大战升级:“全员”竞业,校招“内卷” | 汽车产经的相关内容。

“金三银四”招聘季,想要换工作的人不在少数。李平也是其中的一员。

一毕业他进入了 长城 的技术中心工作,在积累了一定经验之后,如今他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

不过在筹划跳槽之余,有件事情让他内心产生了一丝纠结,因为不久前听正在办理离职的同时说起,“ 现在 公司政策是离职百分百启动竞业协议 ”。

网传长城员工与HR对话截图

2021年8月, 长城 曾因为一份超长的竞业协议企业名单引起关注。根据这份协议,离职员工在协议有效期内不能入职的企业多达130家。

“技术中心目前认识的只要离职就启动,连P1都不放过。”在求职平台上,有关这件事的讨论不少。

虽然在评论里,有不少“前辈”留言支招,表示竞业协议不一定会真的启动,但吐槽抱怨依旧很多。

这并非开年之后汽车圈第一个关于竞业协议的消息。

不久前曾有新闻曝出,宁德时代将9名前员工告上了法庭。这些人由于违反竞业协议,最终被判决向宁德时代赔付人民币100万元。

如果说,前几年关于竞业协议的报道还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企业,而现在,汽车圈正在成为下一个“高发区”。

NO.1 [ 加严的竞业协议 ]

“竞业协议其他企业一直都有,不过 长城 刚实施所以好多人吐槽。”关于外界对 长城 竞业协议的关注,另一位在这里工作了七八年的老员工向我们说道。

去年曾有人对当前车企的竞业协议进行过一轮整理:

从传统车企 长安 、吉利、 比亚迪 ,到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再到新入局的 集度 、小米等,几乎所有车企都有竞业协议的存在,而限制名单也都异常齐全,覆盖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企业、互联网汽车及其他有关联领域的公司。

去年,就在小米宣布进军汽车领域之后,小鹏在第一时间就更新了自己的竞业禁止企业名单。而在 上汽集团 的竞业协议名单里,旗下的新品牌智己也赫然在列。

长城、吉利的竞业协议(部分)

除了不断更新和扩大名单之外,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扩大竞业协议的启动范围,也正在成企业们的常规操作。

除 长城 员工爆料技术中心疑似全员竞业之外,今年年初,曾有华为车BU的员工透露,其所在部门的所有离职员工都会要求签署竞业协议,并且即时生效。被限制的企业涵盖主机厂、新势力、互联网企业等几乎所有与华为有业务重合的公司。

而 比亚迪 也有员工表示, 比亚迪 规划院也同样如此,“离职全部启动竞业,包括刚来几个月的未转正员工”。

面对日益严苛的竞业协议,“打工人”们的吐槽之声随处可见:

心寒,把人后路全断掉了;

都这么搞,以后只能在一家呆到死了;

这些企业以后谁还敢进来;

……

“打工人”觉得自己的自由权利受到了侵犯,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之所以要求员工签署竞业协议也有自己的“苦衷”。

“不签不行啊,有些互联网造车挖人太狠了,几倍几倍地给。”一位供职于某造车新势力的员工用HR的口吻说道。

以当下最为热门的自动驾驶方向为例。2021年年底时,毫末 智行 CEO张凯曾预测称,“2022年将是AI自动驾驶人才争抢最为激烈的一年”。

“有10个岗位空着,却只能找到3位候选人。”巨大的人才空缺之下,即使全员签署竞业协议,也拦不住跳槽的发生。

一位原本供职于国内某头部自动驾驶芯片企业的技术人员表示,由于与上家公司签有竞业协议,在求职之初,他便将这一情况告知了新公司的HR。

但是新公司对这一情况似乎并不介意,“他们甚至会主动帮你处理这些问题”。 寻车网

在大部分公司,面对身背竞业的员工,如今也早有了一套规范化的处理流程。这其中包括使用花名、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协议等。同时,HR还会贴心提醒:在公司要谨慎签收陌生快递,线上开会不要使用真实头像……

NO.2 [ “内卷”从校招开始 ]

既然全员竞业这道车企人才保卫战第一道屏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做不到“节流”,不少车企便开始在“开源”上下功夫。

而人才的最大源头之一,就是校招。

一位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向我们表示,“听师兄说今年行情异常的好”。另一位应届生则表示,以前一些要求颇高的合资车企,如上汽 大众 、上汽通用、 一汽 - 大众 等,今年的门槛也明显降低。

在2019年时, 一汽 - 大众 等传统车企为应对销量压力同时推进转型,曾一度在校招中明确宣布不收车辆、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只招聘计算机相关方向。

而今年,虽然大部分车企对三电、自动驾驶等方向的人才需求量依旧很高,但招聘要求明显已经改变。

“去年只能做传统研发的,今年能去智驾三电研发;去年只能做质保、设备的,今年能去做研发了”,有毕业生说道。

更明显的变化,还在于薪资的提升。

在2021年秋招时,“车辆工程专业应届生薪资大涨”曾一度登上了知乎的热搜。一位在知乎上长期关注汽车行业人才招聘的汽车工程师表示,新一届毕业生的offer待遇和岗位普遍好于往年。“起步价18万是很常见的,20多万的也并不是稀有物种了,甚至个别达到30万。”

这一切,似乎是供求关系影响下的必然结果。不过在有些业内人士看来,这背后也不无隐忧。

去年下半年,一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高层在接受汽车产经采访时曾向我们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 某造车新势力总部,每周都能招进150人。

“稍微(和自动驾驶)沾点边的都要”,但实际上,“很多其他行业的人才转行做这个行业,基础不扎实,没有系统的知识能力”。

NO.3 [ 写在最后 ]

在上述高层看来,车企“疯狂”扩招,长此以往,“结果最终肯定是从业人员过剩,但中高端人才匮乏,就和当年中国互联网产业崛起时类似”。

有意思的是,在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如今急剧降速的互联网行业也开始为当初的扩张买单,裁员之声此起彼伏。

而另一边,“蔚小理”们的扩张大戏正走向高潮。

2021年末,理想员工总数增至11901人,较上年同期增加7720人,同比增加近185%;

蔚来 员工总数增至15204人,较上年同期增加7441人,同比增加96%;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 小鹏汽车 其员工数量增至7923人,较年初增加了2839人。

等待着时间决定最终的走向。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什么工厂工资高”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