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驾测评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发布时间:2024-01-24 07:37:42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铝这种

轻而坚固

的材料越来越受到豪华汽车厂商们的重视,在它们新推出

的中高端车型

上,铝都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有一个厂商早在近百年之前就开始把铝用作汽车车身材料,它就是捷豹。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全铝车身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寻车网

简单来说,全铝车身的最大优势就是

减重

,铝的密度是2.7,钢是7.9,轻了2/3,对于减重非常有帮助。减重当然是和油耗排放直接挂钩,当年奥迪A2就用了全铝车身,Polo大小的车身使其只有895kg,柴油版百公里油耗3升,是当时世界上

最省油

的车之一,现在即便是插电混动也只有电池充满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油耗数字。

轻量化还能带来什么?

除了油耗和排放之外,减轻重量也可以

大大地提高操控性

,纯粹的驾驶乐趣和轻量化的设计是密不可分的。赛车界有一句话叫“多10马力不如轻1斤”,同样年代的车型,圈速往往和整备质量成正比。 同样的发动机推动更轻的车身当然跑得更快,0-100加速和功率质量比是有直接关系的。与此同时,

惯性更小,当然也可以缩短刹车距离

,间接地

提高安全性

。此外,由于密度更低,所以在需要加固的地方可以更放得开用上更多材料,与此同时铝合金的强度为85mol,远远高于钢的40mol,车身结构强度可以做到超过普通钢制车身。铝合金的

延展性也更好

,很多复杂的曲线用铝合金冲压件才能达到效果,比如宾利添越的后翼子板。另外,铝合金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

更耐腐蚀

为什么捷豹一直坚持全铝车身?

捷豹对铝材的青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当人们还在汽车发展上探索的时候,捷豹就开始大胆采用铝材。到了1935年,捷豹在全世界率先推出了采用铝合金车身的SS100,其重量仅为1181kG,不但创造了世界记录,更开启了全铝车身的时代。 接下来的岁月里,尽管汽车技术日新月异,但没有哪个品牌像捷豹一直坚持在全铝车身上下功夫,捷豹E-Type、捷豹XJR-5、捷豹XJ220,都在人类汽车制造领域留下里程碑。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汽车市场逐步饱和,在大多数车企将成本控制摆在首位之时,捷豹又陆续推出采用全铝车身的捷豹XK、XF、XE以及XJ等车型。从这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捷豹很执着,尽管面临铝材上涨带来的成本威胁,但一直

不忘初心。

随着国内首家全铝车身车间投产,

捷豹将最领先、智能、环保的高端铝材技术引入了中国

,不但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铝车身的高端享受,更在节能、减排以及驾驶性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示范作用。虽然全球采用全铝车身的车企并不仅仅是捷豹一家,但能从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份敢执着的精神无疑更为让人感佩。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技术党|浅谈全铝车身 新能源车的最爱?

易车原创

前有

捷豹XJ

路虎

揽胜

奥迪A8

,后有

蔚来ES8

宝马5系

都采用了全铝车身设计,因此铝车身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豪华、高档车型的专属。但从今年来看,越来越多的平民级车型,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更钟爱铝车身,例如

小鹏G6

特斯拉

Model Y

的铝压铸车身,而

奇瑞

最近也发布了国内首个铝基轻量化平台S5X,将全铝车身技术下放到15万元级的

奇瑞eQ7

身上,让大家彻底感受到轻量化铝车身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那么铝车身到底好不好,“全铝”会成为未来的趋势吗?

全铝车身非“全铝”材料

很多人会把全铝车身理解为车身全部由铝合金材料制造,实际上全铝车身中的“车身”主要指车体乘重的框架主体结构,也叫“白车身”,而全铝车身中的“全铝”指的是白车身的主要材料为铝合金,白车身内一些影响碰撞安全的重要结构仍然会使用高强度热成型钢。也就是说,全铝车身其实也是钢铝混合车身,100%铝合金制造的全铝车身在量产车中是不存在的。

例如当年以全铝车身闻名的

捷豹

首款国产新车XFL,车身铝材应用比例也只有75%,这些由诺贝丽斯开发的RC5754高强度铝合金,主要应用在

捷豹XFL

的多处车身结构件上。如AC600铝合金应用于车身加强件、AC300铝合金应用于防撞梁结构、AC170铝合金应用于外板包边和侧围覆盖件等。

另外一款号称全球量产的全铝车身中铝材应用比例最高的是蔚来ES8,车身铝材的使用率也只是高达96.4%,不过这依然使得ES8如此巨大的车身尺寸,白车身重量却仅有335公斤。

铝车身优势明显

铝车身的优势很多,众所周知的一点就是轻量化。俗话说,“一白遮百丑,一重毁所有”,在汽车上增加一马力往往不如减重一公斤,轻量化对于

现代

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更轻的车身意味着更低的能耗,更好的加速、操控和制动性能。

而使用铝合金无疑是当下车辆减重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有数据表明,以铝代替传统的钢铁,整车可减重30-40%;用铝制造的发动机,可减重30%;铝制散热器比相同的铜制品轻20%至40%。

例如当初第四代揽胜采用了全铝车身,成功实现了近200公斤的瘦身,

福特

F-150采用全铝车身减重超过300公斤,而采用全铝车身的奇瑞eQ7车身减重也达到了30%。显然,用铝材代替钢铁,减重效果显著。

其次,全铝车身还有耐腐蚀的特性。大家应该知道,铝制品在接触空气后会迅速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层薄膜的厚度虽然只有十万分之一厘米,但是非常坚韧和稳定,它可以阻止内层铝材被侵蚀。

所以铝车身一般更耐腐蚀,除了车身寿命更长,还能节省工艺成本。例如奇瑞eQ7由于采用了独创短流程铝基工艺,直接省去了传统白车身的冲压和涂装两道工序,制造能耗降低91.7%,环境污染下降了63%。

此外,铝车身在结构强度上也会有一些优势,虽然同等结构下铝合金的强度不如高强度钢,但经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依然能够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提高车身刚度。有计算数据显示,同等强度的钢材和铝合金,厚度比为1:1.4,而重量比仅1:0.5,简单来说,同等强度下,铝合金要比钢材重量轻一半。

奇瑞官方介绍中表示,eQ7的铝合金车身采用一次挤压成型工艺和铝合金压铸工艺,使得侧碰入侵量减少60%,扭转刚度高达39800N·m/deg,基本是传统钢车身的两倍左右。

同时铝合金材料的溃缩吸能性能也更好,用于车身前后防撞梁溃缩区可以更好吸收能量,缓冲撞击,从而保证乘员舱“软着陆”,降低碰撞伤害。

新能源车更需要全铝车身

回溯国内燃油车的发展历程,从当初的拼发动机排量逐渐转向追求燃油经济性,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核心技术,油耗降不下来的车企基本都被淘汰出局。

再看现在的新能源车行业,正在经历当初燃油车的发展过程,早期大家都在拼电池容量,但当行业内卷到一定程度,开始有人提出“我们不比电池容量,我们比能耗”。

小鹏G6上市时就提出,下一代智能电动车的续航,将不再是电池容量的竞争,而是电耗水平的竞争。这将是新能源车下半场的拐点之一。

而降低电耗的方法,除了采用效率更高的800V碳化硅SiC平台,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热管理水平,还有就是车身轻量化。特别是新能源车由于增加电池,本身就比同级别的燃油车更重,因此减重更是势在必行。

而相比前三者的技术活,车身轻量化反而是大家从燃油车时代就一直在研究的方向,执行起来没那么难,而且效果看得见摸得着。数据证明,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能耗效率可提高6%-8%,续航里程可增加5.5%。

但就目前而言,现阶段可以实现量产的电池都是化学电池,它们的能量密度还没有出现爆发式的提升,因此重量很难减轻,那么从车身上减重就是最理想的方案。因此全铝车身在新能源领域仍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铝车身也有短板

凡事都有两面性,全铝车身也不例外。

首先是制造工艺问题,简单来说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因为针对钢铝这两种差异很大的材料相拼接,采用传统的焊接技术其难度将非常之大,并且焊接强度难以保证。

另外铝板的韧性差,一般较难冲压,铝板的冲压成型与钢板相比要求设备与工艺的精度更高。所以要想实现钢铝混合车身,就势必要开发更多材料拼接工艺,例如铆钉、胶合等,其复杂程度要远高于传统车辆,也会造成制造成本上升。

不过新能源车相比燃油车有一点优势就是,使用全铝车身造成的成本上涨可以通过电池找补回来。因为车身减轻了,在续航不变的情况下电池容量可以相应减小,自然可以省下一部分电池成本。

其次是强度问题,无论用什么工艺,同等结构下,全铝车身在刚性和保障乘员舱完整性方面相比有热成型钢加持的车身还是不占优势。在全球汽车安全体系要求一年比一年严格的情况下,很多车型不得不放弃全铝车身设计。例如奥迪A8,第三代车身从全铝变成了含钢量达到8%,再到第四代车身,钢的含量已经提升到了40%。

最后是维修问题,铝的延展性很差,一旦发生事故,铝合金车身覆盖件很难钣金修复,而如果遇到较大的碰撞事故,那就只能整面更换,维修费用分分钟就可能接近新车的价格。

虽然奇瑞表示,其新的S5X平台在铝车身制造上进行了创新,将模具投资降低40%,材料利用率提升50%,可以解决以往铝车身令人担忧和饱受诟病的超低维修性价比问题,但效果到底如何还有待新车的市场反馈。

编辑点评:

总体而言,虽然铝车身的成本和后期维护依然是个问题,但同等条件下它能带给车辆的高安全、高操控、低能耗和耐腐蚀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至于未来是否会是全铝的天下,奇瑞作为全铝车身的拥趸企业,将它用在15万元级别的奇瑞eQ7身上,本身就是答案。

打开易车 App,搜索“真十万公里长测”,看最真实的车辆长测报告。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

吉利纯电SUV几何C来袭,预售13万,续航500公里,比缤智还帅气

说到经典的吉利汽车,可以说无论是传统的家用轿车,吉利帝豪吉利博瑞,还是经典的SUV车型,吉利博越吉利豪悦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车型不仅换上了吉利汽车最新的家族式外观造型设计,而且在整车性能以及车辆外观造型方面相比老款车型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就算是与合资品牌车型的丰田卡罗拉,本田思域大众朗逸,大众途观,本田crv等车型相比,吉利汽车目前在外观造型以及性能方面与他们的差距也已经越来越小。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这台来自吉利汽车的全新纯电动车型,就是吉利汽车的紧凑型SUV几何c。

该车定位为一款紧凑型SUV全系车型均有150千瓦的单电机驱动,而且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0公里到550公里作为一台家用新能源车型,该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说表现的已经相当不错了。

作为吉利汽车家族的全新成员,这台全新的几何c新能源车型采用了新能源汽车常见的封闭式外观造型设计,品牌的全新银色吉利汽车车标在车头正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该车两侧的进气风道设计,也让整车的前脸看起来动感十足,并且该车的风阻系数也达到了0.27,相比其他的SUV来说明显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全新的吉利几何c车型大灯组由80颗LED光源组成,让整车的外观看起来相当时尚和亮丽,而且这次设计的全新灯组还采用了开眼角的设计方式与进气格栅的造型相呼应,形成了充电呼吸灯的状态。

车身尺寸方面,这次全新的几何c车型表现的也是相当给力,属于典型的家用紧凑型SUV范畴,该车的车身长度为4432毫米,车身宽度为1833毫米,车身高度为1560毫米,而车身轴距则达到了2700毫米,并且该车的车辆尾部,为了营造时尚大气的风格,还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以及全新的悬浮式车顶,双色车身设计,让整车看起来颇有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台全新的吉利汽车几何c车型使用了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最大驱动功率为150千瓦,峰值扭矩为310牛米,而且该车的零百加速时间仅需要6.9秒,可以说这样的续航里程以及动力表现在众多新能源车型当中也是相当出色的。

以上就是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
与“捷豹为什么坚持全铝车身?”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