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2 23:32:58 | 寻车网
易车讯
日前,理想汽车CEO李想通过社交平台表示,将在第三季度把中国市场的中大型SUV和30万以上自主豪华品牌车型销量的屋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争取拿下全球市场所有插电式车型销量第一的位置。与此同时,李想在与网友互动时提到,将推出MPV车型。
理想汽车
CEO李想发文说道:“感谢广大家庭用户的认可、团队的努力、供应链合作伙伴们的支持。接下来的第三季度,我们有信心把中国市场的中大型SUV车型和30万以上自主豪华品牌车型销量的屋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争取拿下全球市场所有插电式车型销量第一的位置。创造移动的家,创造幸福的家。”
值得一提的是,有网友在李想的发文下留言“Mpv mpv”,理想回复道“这个可以有”,基本确定
理想汽车
正在推进MPV项目的落地。
就在日前公布的
理想汽车
2021年6月交付数据显示,
理想汽车
6月交付7713辆
理想ONE
,同比2020年6月增长320.6%,环比2021年5月增长78.4%,创单月交付量新纪录。与此同时,
理想汽车
6月新增订单量超过1万,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第二季度,
理想汽车
累计交付17575辆,同比2020年第二季度增长166.1%,环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39.7%,创季度交付量新纪录,并超越此前财报指引数据上限。
行业巨变之下,销量成为了检验车企实力的关键因素。要问2022年车市的“黑马”是谁,相信绝大多数行业人士都会将目光锁定到赛力斯汽车。在过去的2022年,从3月启动正式交付到年底,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全年销量超过了7.5万辆,多次刷新车企交付量的记录,备受行业瞩目。
作为对比,2018年开启交付的
蔚来
汽车,全年交付量为11348辆;2019年开启交付的
小鹏
汽车,全年交付量为16608辆;至于
理想汽车
,第一年交付量则是32624辆。换句话说,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首年交付量,超过了“蔚小理”首年交付量总和。
是什么,给了赛力斯汽车这样的实力?深究背后的原因,除了卓越的产品力,强大的渠道建设和服务体系,也为赛力斯汽车成为车市黑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高效合作联合创新,创纪录的渠道网络扩张
传统的经销模式之下,消费者购车通常以4S店作为主要购车渠道。但随着汽车发展更迭变化和消费升级,用户更向往那些拥有更高服务水准、更多元消费体验的购物场所。基于此,创新性的渠道网络也就成为了时下车企重点突围的方向。
作为一家有着近20多年整车制造经验的企业,赛力斯汽车深信“得渠道者得天下”的市场定律。从问界系列诞生之初,赛力斯汽车就以开放创新的态度,与华为展开跨界合作,双方以各自优势技术赋能问界系列产品。
与此同时,借助华为渠道能力,赛力斯汽车还实现了渠道增速、增量,双方开创了全新的营销与渠道体系。截至目前,赛力斯汽车在全国拥有236个门店,覆盖188个城市;赛力斯汽车进驻华为体验中心的超过了818个,用户中心+体验中心,共计覆盖232个城市。
作为对比,在中国耕耘了20余年的
奔驰
、
宝马
,4S店也不过600~700家。另外,参考《2021-2022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发展报告》,小鹏和蔚来全国门店数量均突破了300家,理想的门店总数则是刚刚突破200。毫不保留地说,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渠道形态的多元化方面,赛力斯汽车都跑到了行业前列。
除了渠道布局效率之高,赛力斯汽车在用户触达方面也是可圈可点。依托与华为的深度合作,赛力斯汽车将华为庞大的渠道网络优势转化为自身的渠道能力,通过“渠道共融,全域互通”的优势,将店铺搬进了商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触达-认知-转化”的快速衔接。
将门店设立在城市核心商圈或高人流量地区,不仅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购买和享受服务的条件,也可以让问界系列产品更主动、更精准地走进消费者。未来,随着渠道布局的日益完善,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与问界系列产生连接,体验“一触即达”的便捷。
用户服务没有终点,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口碑狂飙
赛力斯汽车的渠道布局,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连接品牌与用户的载体角色,它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让用户清楚地知道,为何在一众品牌中,选择赛力斯汽车问界系列。但真正促进产品转化成交的,还是赛力斯汽车的强大服务能力。
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赛力斯汽车通过升级和提升包含网络能力、服务能力在内的愿景、理念与执行标准等方面的软实力来优化用户体验,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构建起了包含“全心服务流程”、“服务体验五大标准”和“愉悦体验之旅”在内的三大服务愿景。
用户服务没有终点,赛力斯汽车首先触达用户的就是全新的用户中心。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178家
AITO
用户中心率先完成形象升级。在全新理念下,用户中心设有用户体验区、新车交付区、售后服务区,特色服务等,给用户带来超越豪华车品牌的用户体验。
与此同时,赛力斯汽车还以“信赖、温度、智能”的服务理念,通过硬件配套与服务体系的双重路径,构建出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服务体验。就在早前,赛力斯汽车更是优化了首保的接待流程,通过做好与用户在用车服务阶段接触的五个Firsttime(初次联系、初次见面、初次等待、初次维保、初次回访),让用户体验到了管家式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赛力斯汽车还陆续推出了新年感恩回馈、春节不打烊、春日造趣节等活动。就拿热度很高的春日造趣节活动来说,赛力斯汽车高管与车主朋友们面对面,倾听用户真实的用车需求及意见,共同探讨如何最大化产品和服务价值,实现了用户声音的有效传递。
显而易见,相比传统汽车销售与服务模式,赛力斯汽车的这种模式可以更好地切合消费者的用车需求,解决他们的用车痛点。
基于对用户服务的理解和重塑,赛力斯汽车的口碑在业内也开启了狂飙模式。根据第三方的调查,赛力斯汽车
问界M5
的NPS(车主净推荐值,数值越高说明用户越愿意向别人推荐)高达86.4%,超过奔驰、宝马等传统豪华品牌,口碑遥遥领先行业。
结束语:
过去一年,以问界系列车型为代表的产品,证明了赛力斯汽车在技术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跨界合作等多元体系下的综合实力。基于合作模式上的突破创新,赛力斯汽车与华为的合作达到了1+1>2 的效果,不仅让产品质量、品控得到了保证,也让行业看到了“渠道共融,全域互通”的巨大潜力,更为行业进一步探索营销渠道变革提供了新的参考样本。相信在长期主义的坚持下,赛力斯汽车还能收获更佳的市场成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无限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回顾即将过去的5月份,
理想汽车
的营销始终离不开两个字——“销量”。这一对于其它造车新势力而言讳莫如深的话题,理想汽车却能凭借着出色的市场表现,从容地就各个角度轮番报道。
先是月初高调宣布4月交付25681辆,
理想L7寻车网
单月交付破万,稳居新势力榜单冠军;再到公布一季度财报的同时,高调宣布二季度将挑战单月交付3万辆,提振了消费信心。还有本月中旬,李想曾“遗憾表示”因同行举报,不能发布真实的周上险量数据;时隔仅一周,“继续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的理想,便再度出现在5月第三周销量榜单之上。
如果说四年前的
蔚来
李斌是网评“2019年最惨的人”,那当下理想汽车的李想,应当提前锁定“2023年最得意的人”。销量层面的大获全胜,令理想汽车提前锁定新势力阵营的晋级名额,但显然,李想并不满足于此。近日,李想定下“理想L7今年十月做到2万辆/月”的目标,便再度引发了业界关注。
事实上,相较于理想L系列首款车型L9,以及作为
理想ONE
换代车型的L8,大家对于理想L7较为陌生;新车虽说早于去年9月便已上市,但直到今年3月才正式交付。就数据而言,理想L7确实没有令人失望,交付后首个自然月(4月)便交付10486辆,对于一款全新车型而言难能可贵。
不可否认,理想L7作为一款30万级中大型SUV,销量远远领先于同级的
宝马X5
、
大众
途昂
、
奔驰GLE
等合资/进口车型,但后者并非作为各自品牌的主力车型。相反,定位豪华中型SUV的
奥迪Q5L
、
奔驰GLC
及
宝马X3
,才是更具威胁的竞争对手,三者4月销量分别为12358辆、10515辆和9076辆,对比来看,理想L7的销量优势并不明显。
单就产品本身而言,理想L7确实能够在舒适性、科技感等层面营造更为丰富的出行体验,属于妥妥的消费升级;但对于预算30多万买高端SUV的用户来说,豪华感和品牌溢价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属性。因此,理想L7“月销2万辆”的最大阻碍,无疑还是在于BBA;虽说燃油版的“35C”可能早晚都会退出历史舞台,但就当下的消费趋势来看,如今“退居二线”还是过早了一些。
此外,作为同级别、不同尺寸和定位的三款车型,理想L7/8/9或多或少也存在着“内部竞争”的迹象。上市初期,
理想L9
最高月销为1万辆出头;而理想ONE在2021年底的销量巅峰也曾达到1.4万辆;但随着理想L7的交付,L8、L9最近两个月的销量稳定在6000辆上下。
况且,在售价更低的基础上,理想L7还具有更大的装载能力(在不减少座椅数量、放倒座椅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吸收
理想L8
/9的潜在用户,而从车企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是不愿被看到的。
如此来看,理想L7想要实现月销突破2万辆,虽说并非毫无可能,但确实有着极大的难度。一方面,理想L7需要挖掘更多的潜在用户,相较于
蔚来ES6
,BBA旗下的中型SUV才是其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理想L7还需要避免“家族内耗”,否则即便单车销量上升,品牌整体销量也不会有大的起色。想要同时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至于理想L7的这个“小目标”,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胸有成竹?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