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导购

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3-12-07 22:40:47 | 寻车网

今天寻车网小编整理了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

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

7月9日,特斯拉Model Y突然降价了 。新增标准续航版补贴后的价格为27.6万,消息一经发布,评论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些人拍手叫好,而另外 一部分老车主 纷纷不乐意了, 认为这是一种“割韭菜”的行为。

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特斯拉Model Y就进行过一次大降价。而与之前的“坐地降价”不同的是,这次只是“减配减价”。

在七月份之前订车的车主其实也不必太过介怀,特斯拉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降价“割韭菜”,只是推出新版本罢了。

其实这次的降价,除了成本的减少外,还包含有国家补贴的部分。只是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已,用“割韭菜”来形容减配版本,过于太一刀切了。

特斯拉对手纷纷调整优惠政策

据媒体报道,特斯拉推出仅售27.6万元的Model Y标准续航版,比此前的长续航版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本的售价分别直降7.19万元和10万元,降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期。特斯拉的降价策略引发车市连锁反应,这波特斯拉降价后对手纷纷调整优惠政策。

据了解,宝马iX3降价7万元、蔚来汽车、北京汽车、沃尔沃、一汽大众都针对新能源车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

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

特斯拉史诗级大降价!供应链成本降低,国产新势力怎么办?

供应链的成本在降低了之后,特斯拉品牌也把旗下的汽车价格都进行了下调,这对于很多国产车企来说也是很有压力的。因为大部分的国产企业在生产汽车的过程中都是比较在意性价比的,亲民的价格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跟特斯拉旗下的车型价格相比也是便宜了很多。而这次特斯拉突然宣布降价,也让很多车企有一些措手不及,这也就意味着特斯拉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要变得更大。毕竟这个品牌的汽车一直都有着很高的销量,在有这么大的优惠之后也是很难不让人心动的。

大部分的汽车品牌之所以会选择推出纯电动车型也是为了能够在市场当中更加稳定,其实新能源领域也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利用好就能够站稳脚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优势。特斯拉品牌之所以会选择采取这样的战略措施,也是因为在销量方面并没有达到预期,只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销量。

在把价格下调之后也可以看得出来,特斯拉旗下的汽车品牌在价格方面还是有下降空间的,即使已经给出了一些优惠,也有着很高的盈利空间。在这个行业当中,大部分的车型都有着极高的净利润,在这个行业里也是能够获得暴利的。特斯拉品牌在进入到新能源市场之后,凭借着智能化也是吸引到了一大批消费者,虽然在驾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事故,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特斯拉的效率。

各大车企都进入到了新能源领域当中,之后对于特斯拉品牌来说,也是需要面临不小的压力,只有牢牢的把消费者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够更好的和其他品牌竞争。国产品牌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也需要解决同质化方面的问题。

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

40多家车企降价 短期行为会带来连锁反应?

2023年初, 特斯拉 大幅降价引起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随后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跟进,降价风潮骤起。 寻车网

近期,传统汽车厂商也开始加入降价大军,降价幅度远超新能源厂商,引起了更多的消费者关注。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40个汽车品牌打起了价格战,此次价格战涵盖的品牌国别广、车企类型全、地理区域宽。

对消费者来说,汽车降价可以节省购车预算。另一方面,降价影响企业的利润,进而对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带来连锁反应。

降价潮从湖北省蔓延全国

新能源汽车市场内的降价,是由特斯拉引起的。从2022年9月份开始,特斯拉连续两次大规模降价,引起了不少新能源厂商跟风。但最近这波降价潮,却是从湖北省开始的。

从3月1日开始,“ 东风 系”品牌车型开始集体降价,东风 本田 、东风 日产 、 雪铁龙 以及东风旗下自主品牌等均加入其中。“东风系”车型采用“政企联补”的方式降低售价,部分车型的降价幅度甚至超过9万元,让不少消费者大呼过瘾。

从客观角度来说,湖北省的补贴政策目前仅限于省内,而且限3月份之内,不算长期行为。但由于降价幅度过大,不少邻省的消费者甚至前往湖北购车,迅速引发了其它地区政府及厂商跟风。

一汽 集团随即推出了亿元限时惠民补贴活动,单车补贴金额最高可达3.7万元;山东济宁东风 标致 车型可享受3万元政府补贴和最高7.5万元的企业补贴;上汽通用 别克 也宣布,旗下多款车型在3月内均享有补贴资格。

除此之外,广州本田、一汽- 大众 、广汽 丰田 、上汽 奥迪 、一汽奥迪、 北京 奔驰 等厂商也不约而同地宣布降价,有些品牌车型直接官降,有些厂商则通过减免购置税、推出各种福利套餐等方式来降价,全国范围内的降价就此成为风气。

为什么集体降价?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的降价行为一直都存在。但以前的降价一般出现在新车上市之前,为了现款车型清库存而降价,降幅较小,而且不少合资厂商并不参与。

但这次的降价潮却不同,不少车型的售价直接击穿了底线,而且合资厂商变成了降价的主力军,这证明整个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降价潮的发生,首先与车企部分车型的市场表现不佳有关。根据乘联会等权威机构的预测,2023年中国车市很有可能出现零增长。

同时,自主品牌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在2022年年末已经飙升到了47%,进一步挤占了合资厂商的生存空间。

此外,合资厂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乏善可陈,失去了市场良机。在这种情况下,用大幅降价来抢夺市场份额,已经成为合资厂商的共识。

除了车企自身表现欠佳之外,汽车大环境的变化也成为这波降价潮的诱因之一。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从今年7月1日起,史上最严苛的“国6B”排放标准将正式实施,目前不少传统厂商尚并未做好准备,积压了大量的“国六A”车型,在7月1日前,必须将这些库存车处理完毕,这给传统厂商带来了巨大压力。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为了促进汽车消费,纷纷制定了各种补贴政策。以湖北省为例,车企们促销车型的补贴金额由当地政府承担一半,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车企们的经济压力,让它们更愿意积极降价。

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22年汽车的年销量在2000万辆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前在低谷时期,政府也曾经通过汽车下乡等措施来刺激汽车消费,帮助部分汽车厂商走出困境。

但这次却不一样,对部分汽车厂商来说,参与这波大幅降价,并不一定能真正解决自身的问题。

与此前的常规降价相比,这波降价潮最大的区别是降幅过大。以日产 天籁 为例,这款B级车的入门车型售价跌破14万元,打破了其此前的价格体系,或将影响其二手车市场表现。

车企为了在危机中求生,会用降价来刺激销量,减少库存。但车企不能任意降价,要合理定价,并肩维护市场秩序。

汽车品牌更要从内到外提升自身价值和实力,从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做到无可挑剔,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质价比,追求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AUTOMATRI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寻车网。
与“特斯拉降价7万,反被质疑“割韭菜”是怎么回事?”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