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导购

雪铁龙C4 个性依旧

发布时间:2023-05-27 05:23:11 | 寻车网

雪铁龙C4 L后发先至 紧凑车型中的生力军

  在紧凑车型市场中,总是给人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这话又是从何说起的呢,这就要看雪铁龙品牌对车型市场进行反击这一点来了解。从雪铁龙C4 L车型上市以来,一直不断刷新着销售排名,而且对于用户关注度也是在不断攀升,由此足以说明这款车型的问世对市场来讲是多么大的冲击。

  小编对于这款车的感想说实话感觉很一般,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而言它完全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对中等收入的家庭而言,倒是可以考虑下这款车,毕竟作为紧凑车型在市场中的生力军,必然有其出众之处,不论是体现在性能,还是在座椅空间等,都会有其最大亮点。寻车网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向大家推荐这款汽车界的生力军,现在就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它到底有怎样的表现。

  从外观方面来看,它沿用了雪铁龙品牌家族的车型流线设计,整体并未作出过多变化,前雨刷方面同样采用目前业界最为时尚的无骨雨刷,为方便大众使用,无骨雨刷不论是在维修拆卸,亦或是清洁等方面都要比古老的骨式雨刷更具实力。在前车灯部位采用老式风格设计,并未融入时尚的透镜灯光设计,这点而言或许是设计师们为展现雪铁龙家族车型而考虑的。

  反光镜则与大多车款相近,只是长度方面会显得略微短些,并未像街面中许多车型那样采用扁长外观设计,同样侧转向灯与反光镜连为一体。作为一款紧凑车型,采用215宽度,55胎压,16寸轮毂的设计足以体现它在对路面情况的应对上要比采用小尺寸、窄轮胎设计的车型更具竞争力,因此这点可以被看做为雪铁龙C4 L车型的亮点之一。

  其实这款车外观设计上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后尾灯,其片刀式的设计风格绝对是目前市场中车型所不具备的,而且这也足以体现跟在它后面的车将具备多大压力了,尤其是当夜间行车时,看到前方两把片刀在闪着红光,无疑不会认为自己已经面对阎王爷了,所以还是保持车距的好,因此你也就明白安全性很重要。

  如果说你更希望了解这款车排气及悬挂等方面表现的话,小编只能告诉你,它采用直排方式,而且后悬挂方式也是非常独特的,采用可变形横梁搭配垂直布置减震器,完全与以往车型中采用多连杆设计所不同,因此这也算其亮点之一。整车外观到此算是介绍的差不多了,一起回到内饰及发动机舱等位置观赏了解吧。

  驾驶区座椅空间整体评价一般,如果驾驶员身高超过183cm的话,可能就会让后排座椅人员感觉略微不适,但对于大众人群而言,空间还是相对充足的,而且在车门部位的调节旋钮也非常齐备,如反光镜调节钮、车窗及车门落锁调节钮等一应俱全,而且座椅方面采用真皮包装,舒适度绝对要比织布座椅强太多了。在踏板区域,离合、刹车以及油门踏板中间的间隔非常明确,而且高度不是过于夸张,不会让你在踏入时感到不适,最主要的硬度不是很高,不用担心需要用力踩踏。而且中控区域的档把与手刹间隔也非常清晰,这一区域同样包括很多储物区,可以让你放置很多个人物品,如手机、卡片等等,拿取非常方便,不会影响到驾驶。

  在仪表部分你们一定会很惊讶,这款C4 L采用三仪表盘设计,而且橙黄色夜光灯搭配,红色边缘指针设计,红色警示灯等搭配,足以明确让你在夜间行驶中了解到目前车辆行驶速度。

  最后再来说下后排座椅,它采用4:6放到形式,与后备箱空间搭配可以充分体现储物区的充足感,因此对于小众人群而言,它或许不具备吸引力,但对于爱好旅游的朋友们来讲,它可绝对是出游利器。

  团车网编辑点评:这款车型在紧凑车型市场中价格表现并不具备过多竞争力,目前依旧略微偏高,但对中上等收入家庭而言,尤其是喜好旅游的朋友们,它还是很值得考虑的,毕竟这样一款车不论是动力性能,还是舒适度等,都还是表现不错的,非常值得考虑。

个性依旧 试驾雪铁龙云逸 C4 AIRCROSS动力怎么样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性格的人,中国人内敛含蓄、日本人严谨刻板、法国人天性浪漫...不同性格对他们所做的事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样是造一辆车,中国人的关键词也许是性价比,日本人应该是皮实耐用,法国人则总会在设计上给人惊喜,今天这辆也不例外。

● 外观介绍

它的名字是雪铁龙云逸 C4 AIRCROSS(下文简称云逸),在海外它叫C3 AIRCROSS,来到国内经过加长后,名字也升级了。它的中文名云逸显然是要跟大哥天逸靠拢,按照这种命名规律,也许今后还会有风逸、雨逸之类的也说不定(开个玩笑)。需要说明的是,云逸与之前进口的C4 Aircross并没什么关系,二者只是名字相同而已。

不单从名字上向天逸靠拢,云逸的设计也跟天逸有一些相似之处,与车标相连的“小眯眯眼”和分体式大灯结构是目前雪铁龙的家族化设计。跟天逸不同的是,云逸作为小型SUV,走的是偏萌一些的路线,全车带有很多圆角矩形元素,看着圆咕隆咚的,也许这也能受到一些女性的青睐。

  车身加长120mm后,云逸的体型在小型SUV中算是中等,不过轴距这一项在加长60mm后在同级别中能排在前列,而且即便经过加长,侧面看过去依旧协调。车门下部增加了跟天逸类似的AIRBUMP越野套件,虽说这辆车可能并不会去越野,但至少从视觉效果上要比海外版侧面光秃秃的好看一些。

车型尺寸对比表
项目/车型雪铁龙云逸本田缤智丰田C-HR
长(mm)427542944405
宽(mm)175617721795
高(mm)163716051565
轴距(mm)265526102640

  相对而言,车尾造型要更规矩一些,雪铁龙一直以来都喜欢把牌照架放在后备厢盖靠下的位置,云逸也不例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能算是一种家族化设计吧。除此之外,这台小车还用了一个单边双出的排气管造型,视觉效果可以了。

详情点击这里查看

● 内饰介绍

  云逸的外观已经能让人新鲜一阵了,拉开车门,这种感觉依旧不会消退。跟外观风格高度统一的内饰有着浓浓的雪铁龙烙印,无论是方向盘还是副驾前面皮带的设计,都让这辆车的时尚感增加了不少,但当你的目光回到眼前这个单色小屏幕仪表时,会感觉有那么一点违和。

  HUD抬头显示出现在小型SUV上还是一个比较有亮点的配置,如果使用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真的是一项很方便、很实用的配置。中控区域更值得关注的是采用了斑马智行2.0的车机系统,整体的逻辑跟荣威上的那套基本相同,支持语音控制、网络电台之类的。其中有意思的是其带有一个车队功能,多人可加入到一个车队,不但可以看到每个人的位置,还能实时对讲,如果组队出游还是有挺有用的;另外它还内置了猜歌名和成语接龙游戏,在无聊时可以跟车机玩一会儿,也不会分散太多精力。美中不足的是,车机操作起来的顺化程度还并不完美,而且语音控制还不能像上汽系的车型可以控制车窗或是天窗。

  前排下方只有一个12V电源和一个USB接口,如果不进行扩展,在现有基础上无法为两部手机一起充电,除非...除非你买的是带有无线充电底座的高配车型,同时你的手机也支持无线充电。

● 车内空间

  归根结底这还是一辆欧洲小车,从很多方面都能够看出跟中国品牌路数的不同。欧洲人对于小车的诉求主要还是实用,对一些舒适配置并不是太在乎,云逸这个门板就很欧洲,光秃秃的塑料就这么裸露着,如果是中国品牌,一定会在这蒙上一层皮,里面还要有软质填充;再比如全景天窗,这也是国人很看重的一项配置,来到国内后,它的面积也随着车身长度的加长而变大。

  云逸的前排座椅还算比较舒服,尽管腰部两侧包裹感比较弱,但填充物柔软,和身体的贴合度比较高,不过后排座椅舒适度相对就要差一些,首先填充物感觉要薄一些,而且无论是座垫还是靠背都比较平,跟身体不是很贴合。另外海外版座椅靠背角度有三挡可调,而国产版只有固定一种角度,但好在角度还算比较合适,没有过陡或过仰。

  即便进行了加长,不过云逸的乘坐空间跟同级对手比依旧没有优势,尤其是跟几个日本选手比,但仅从空间来说,坐着也并不会感到局促(体验者身材比较健硕,空间展示仅供参考,建议潜在购买者亲自去店内试乘)。

● 储物空间

  综合来说,云逸的储物空间还是比较出色的,各个位置储物格都比较大,而且国产版加上了海外版没有的中央扶手箱,虽然宽度不宽,但深度足够装下一瓶550mL的矿泉水。这款车前排原本就没有设计单独的杯架,海外版的杯架是可拆卸的,与中控台下方储物格共用一个位置,国产版并没有配备可拆卸的杯架,所以云逸前排并没有单独的杯架,水只能放在门板里,这点不够便利。

  官方给出云逸的后备厢容积为422L,在同级中算是很大的,不过云逸的后备厢是分层的,这个数字应该是盖板处于最低位置时得来的,双层后备厢的好处不言而喻,那就是可以放一些比较隐私或是比较杂乱的小物件。

● 动态感受

  这套动力总成已经是老面孔了,几乎PSA集团下超过一半的车上都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PSA确实对这套动力总成很有信心,并且它也禁得住市场的考验,所以废话不多说,它在这辆小车上又能搞出怎样的名堂呢?

  167马力对于这辆小车来说肯定是绰绰有余,但它却并不急于显摆。起步时,稍显滞后的动力会让人觉得这辆车开着并不算轻快,不像是一辆小车,而熟悉法国车的人会知道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应该算是法国车的特点之一。发动机的低扭表现一般,不超2000rpm时动力是娓娓道来的感觉,少一些激情,不过日常城市驾驶倒也无伤大雅。

  继续踩油门,它才会展现出自己活泼的一面,中段加速很利索,速度到100km/h以上也不会有明显的衰减,但伴随这个过程,从身前传来发动机的噪音也愈发明显,事实上每次踩油门,你都能听清发动机确实在卖力。

  虽然变速箱和发动机已经是老搭档了,但这也不代表它们之间的配合是天衣无缝的,至少在我们这次试驾的云逸上,还是能够发现一些“破绽”。它好像生怕发动机会累着,很乐意升挡,并会在平时把转速保持在1500rpm左右,在这样的低转速下,发动机的振动会变得明显,这种振动也会通过转向柱传递到方向盘上。换挡速度能称得上及时,离“迅速”或是“干脆”这样的标准还存在一些差距,在你踩下油门后,行车电脑上的挡位数字会立刻降低,不过实际动力的到来大概会慢个半拍。正如前面所说,它虽然做不到干脆利落,但并没有慢到让人着急的地步,够不上明显缺点,让人不太尽兴罢了。

  如果换挡速度和平顺性二者只能取其一,显然这台6AT没有选择前者,那么它的平顺性又如何呢?很多车在滑行并进行降挡动作时变速箱会出现顿挫,在云逸上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反而是本应让人放心的升挡出现了顿挫。正常轻踩油门,在转速到2000rpm左右松油门,车速继续上升,变速箱此时升挡即会出现顿挫,2升3、3升4都会有,幅度不大但足以引起人的注意。不过这次试驾的还只是试装车,我们也只能期待正式上市后不会再有这种问题啦。

  PSA集团也算是把扭力梁玩出花来了,这么多年一直不换,如果没点儿心得还真说不过去。在云逸上,它在处理一般路面接缝或是小坑之类的都能做到干净利落,在保留路感的同时消除掉不友好的颠簸,不过幅度再大一些的沟坎它得表现就没那么从容了,像经过减速带,车内的振感就会比较生硬。

  在起伏的山路上,弹簧能够将车身牢绑定在底盘上,不会出现“忽悠忽悠”的抛离感,但别以为这样你就能开着它劈弯了,在幅度较大的重心转移过程中,悬架的支撑性还是差点火候,毕竟它并没有标榜自己的运动性,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

  转向的标定更适合在城市游走,握着它你不会感到紧张,车速不快时即便不经意稍微转动一点角度,车也不会立马偏离车道,而且转动方向盘用一个手就能轻松完成,只有调到运动模式,方向盘才会稍微变重一些,但指向依旧比较模糊。

● 总结

  云逸 C4 AIRCROSS在小型SUV中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从它身上你能看到纯正的法国设计,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喜欢它的造型,但东风雪铁龙还是愿意赌一下年轻人对于个性的接受程度。前几天它发布了预售价,11.58万元起(1.2T车型),这个价格你可以买到本田缤智/XR-V、福特翼搏,想必高配车型价格区间也将会和丰田C-HR/奕泽重叠。那么这个价位,你是跟随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想要拥抱个性呢?

与“雪铁龙C4 个性依旧”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