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00:52:33 | 寻车网
小米SU7 MAX电池拆解-2
本期我们继续探究小米SU7 MAX电池内部的结构设计。
首先,我们注意到电池包上的气压传感器线束,该线束与Honeywell气压传感器连接。当检测到电池包内气压高于某一阈值时,该传感器会通过线束打开泄压阀,以降低短时间内狭小空间的爆炸风险,这一设计有效提升了电池包的安全性。
接着,我们观察到在每一列电芯(共6列)电芯交界的上方,固定有细细的纵向支架。这些支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电芯在倒置时掉落,从而确保电池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发亮的液冷板和填充在每一排电芯(共33排)之间的蓝色gap filler。据推测,这种蓝色物质是用于绝热的气凝胶,它能够有效隔绝热量,保护电芯免受高温损害。
由于电芯是倒置的,电芯底部与电池包上盖通过结构胶固定。在拆掉上盖之前,需要先移除所有电子电气零部件。这一步骤需要谨慎操作,以确保不会损坏电芯或其他关键部件。
当我们用吊机吊起电池包上盖的其中一角时,可以看到电芯组与左侧边梁之间的绝缘泡沫、倒置的电芯部分裸露的底部,以及电芯和上盖内侧用于固定的结构胶。这些结构胶和绝缘泡沫共同确保了电池包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当我们翘起电池包上盖一半时,可以清晰地看到电芯和液冷板的间隔排布方式。这种树立式的液冷板设计可以将电芯的传热面积提高7倍以上,从而有效保证大倍率充放电过程中的热量转移。这使得电芯可以在舒适的温度区间工作,延长使用寿命,并避免局部过热的安全隐患。同时,电芯底部铝壳部分裸露也可以传递少部分热量。
另外,电池包上盖内侧的黑色胶带覆盖了电芯之间、电芯和液冷板之间的缝隙。这些胶带可能是用于绝缘处理,以防止多余的结构胶渗入,从而造成导热和结构的干涉。
经过一系列努力,我们终于将电池上盖完整拆下,看到了电芯组的全貌。此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电池的后半部分残留了大量的结构胶。
仔细观察这些残留的结构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基本分三层:遮盖电芯缝隙的黑色绝缘胶带、绿色结构胶,以及电池上盖与结构胶之间的黑色涂层。这些层次分明的结构胶共同确保了电池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我们还尝试用火烧这些材料,发现火焰在打火机离开后3秒内熄灭。这表明这些材料是阻燃的,因为即便电芯向下开阀,也不能完全保证热蔓延的火焰不会向上。所以在乘客座椅下方必须采用阻燃材料隔绝热源,以确保乘客的安全。
为了将电芯一一拆下来,我们将电池包再次翻转。此时,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的结构:每两列电芯的上方布置了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FPCB上面贴有绝缘隔热用的Mica带;每两列电芯成一组,每组的头尾电芯布置了HV connector。这些结构共同确保了电池包的电气连接和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在拆电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在被切割的银色busbar、下面的黑色busbar support,以及FPCB用于采集电压数据的焊接点。这些部件共同构成了电池包的电气连接系统。
当我们拆下Mica和FPCB后,发现之前电池包底板刮蹭的对应位置电芯出现了漏液情况。防爆阀的铝片已经有明显的裂纹,也能看到电解液的渗出。这表明该电池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需要报废处理。
我们还注意到,这颗受损的电芯目前只有0.156V,接近短路状态。这进一步证实了电池已经受到了严重损害。
最终,我们将电芯成功拆下。可以看到正负极busbar都采用了两条激光焊接,焊缝中间还有三个防呆钻孔。这些设计确保了电芯与电池包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寻车网
此外,我们还测量了电芯的尺寸:宽度约46mm,长度约210mm,高度约101mm。这些尺寸数据对于了解电池包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更细节的电芯拆解过程可以关注相关官方平台。期待在未来的拆解中,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米SU7 MAX电池的内部结构和设计。
以上就是本期小米SU7 MAX电池拆解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观看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米MAX如何更换电池教程的相关内容。
小米MAX如何更换电池?让我们一步步拆解,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