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8 07:16:17 | 寻车网
2025年,比亚迪最重要的车至少有5款,全新MPV夏,用云辇和合资卷性价比;全新中大型SUV 腾势N9 ,比 问界M9 空间大;唐L,2.0T插混比同级增程的性能、油耗效果更好;还有切换新技术的改款秦PLUS,最值得大家关注的,我们认为还是换了新电机和新电池的 汉L 。这次,比亚迪给这款新车配上了什么技术?价格大概是多少?
比小米V8s功率大,580kW还不是新电机上限?
目前,工信部已经曝光了汉L的纯电版和插混版的参数信息,重点来看纯电版。后驱配500kW单电机,四驱版配前230kW后580kW双电机,这比 小米SU7 Ultra 原型车用的那台V8s还大了75kW,地表最强国服电机,没给仰望,也没给 腾势 ,汉L的定位似乎更像是纯电肌肉车了。关于这台580kW的新电机,有2个问题值得讨论,1、究竟是不是大家推测的双合一电机?2、若是单颗电机,又解决了什么技术?
先给结论,这就是一颗大马力单电机。从永磁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来看,启动和运行都是由定子绕组、转子鼠笼绕组和永磁体,这三者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这里面的关键技术,包括有电机自身的设计、控制系统、传感器和功率电子器件性能等,而小型化和集成化是整个电机技术发展的根本,扁线电机之所以取代圆线成为主流,就是因为提高了裸铜槽满率,实现了更高的功率密度,按照这个设计构造,也就形成了转速和功率之间的绑定,几乎和内燃机的效果类似,转速越高,恒定输出功率就越大,但持续的高转,必定会产生高温,进而影响使用寿命,虽说冷却用油冷技术就能很好解决,但本质上还是会回到材料和设计本身,所以,真的要想造一台超高转速的电机,解决耐高温材料和设计,基本就能实现。
而像比亚迪易三方、易四方技术里的前后桥电机,或者是领克900的那台双P4,本质上又是属于轮边电机的范畴,把定子固定在车轮支架或轮毂内部,负责生成旋转磁场,转子相当于车轮的一部分,和定子间的电磁感应作用产生驱动力矩,都在永磁同步电机的范畴,但构造是完全不同的,更何况,能通过工信部资料审核完成申报,也足以说明这绝非轮边电机。
既然是单颗电机,能干出300kW的额定功率和580kW的峰值功率,说明电机的转速一定是在数万转级别的,甚至还有可能更高,前面也提到,高转意味着容易产生高温,进而影响荷载能力,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热量增加会导致原子运动加剧,永磁材料的磁性能发生变化,磁场强度下降,若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最终压倒磁畴的排列,也就是所谓的“退磁现象”,通俗点说,电机转速之所以做不高,技术难点就在无法摆脱退磁问题上,再简单一些理解,就是电动车的再加速性能,不如起步阶段,电机的峰值效率完全是和内燃机相反的。
按照这个思路推,比亚迪的这台580kW后电机(代号TZ210XYW),起码已经解决了材料、冷却和脱磁技术,至于后驱单电机版本的TZ210XYR,500kW就可以看作是其的低功率版本。如果连500kW都算低功率,难不成新电机的上限,远不止580kW?这个推测完全能成立,毕竟汉L不是纯电跑车,给一台四门C级车大马力电机,2.7秒破百,极速270km/h,就必须得限制功率,这也是新车专门增加了车头的导风槽面积,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空气下压力和给刹车盘、底盘等部件降温。
500kW是新电机的最低成绩,580kW还不是最高水平,这还说明汉L几乎会压榨全部800V电气架构的能量,简单点说,电机有持续再加速的能力,峰值稳定性更强,就算在200km/h时速再加速,也还有源源不断的扭矩送到轮端,以往电动车高速加速疲软,到这可以说彻底不会再出现了。另外再延展一句,新电机的额定峰值功率比值,做到了0.52,目前市场上主流电机普遍还没到0.3,比值0.5一般是电机理论性能的分水岭,也可以理解成内燃机追求的热效率,比值超过这个数据,说明电机的实际荷载和使用效率就越高,面对这一套全新的电机技术,唯一的疑问是,汉L会不会升级刹车和云辇C呢?具体的方案,还得结合比亚迪下一步透露的新消息再来聊。
二代刀片兜底电机性能,汉L纯电定价不超25万?
双电机马力破千,单电机也有超过600马力,能做出持续的再加速,本质上也是对电池高瞬时放电性能的考验,不出意外,预热大半年的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就是在等这台大马力新电机一起发的。关于二代刀片电池,目前曝光的技术点不算多,短刀的造型,是改变了成组效率,体积更灵活,本质也是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按照现有数据来看,目前刀片电池的能量密度在140Wh/kg左右,而用上新一轮技术后,这个成绩提高了将近29%,最直接的效果,还是16C的最大放电倍率,以及8C的快充倍率。
要知道,二代刀片电池还是磷酸铁锂,从材料来分,也算是磷酸铁锂+锰酸锂,和宁德时代之前推的M3P磷酸铁锂有些类似,而真正能谈性能级的,还是那块6C麒麟电池(三元锂),虽然还赶不上255Wh/kg,但CLTC工况下的1000km续航,也是完全能实现的,但优势可不止成本可控,结合现有信息,汉L纯电的电池包可能会配130kWh左右,按照180Wh/kg来算,整包电池差不多在800kg以内,而双电机版本的汉L,在工信部申报的整备质量,还不到2.5吨,抛除电池,轻量化也会是提高整车马力推重比的因素之一,所以,这块二代刀片电池,也很有可能还有更大的技术点暂时没有披露出来。
至于价格,汉L定位在C级轿车,现款纯电价格范围,在17.98-23.58万元,1.5T插混在16.58-22.58万元,全系终端还优惠2万,按照比亚迪智驾端配单颗激光雷达的方案来看,汉L在用上新电池和新电机后,起售价大概率会在25万元以内,一方面是,定价25内起,会和25款汉形成产品区隔,一个主打经济实用,一个更偏运动路线,另一方面是,汉L的双电机纯电版本,性能效果基本上已经是和小米SU7 Ultra、Model S Plaid、极氪001 FR在一个水平上,千匹马力和上千公里续航,在这个定价策略明显要更占竞争力优势。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键盘侠 | 当汽车也能无线充电时的相关内容。
无线充电作为科技界的新鲜宠儿正在应用于各个领域,大到航空物流,小到手机手表,很多巨头公司都对无线充电进行着过亿的研发投入。
手机界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
刚刚发布的Mate40Pro和Pro+,搭载了66W有线快充,50W无线快充。
对于无线充电的功率问题,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华为已经掌握了120W,甚至是200W的无线充电技术,但并没有商用,因为充电过快就要牺牲电池的容量,同时也不安全,他称50W无线快充是最佳的平衡点。
无独有偶,小米紧随其后正式发布了其最新的无线充电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快的手机无线充电技术,额定功率为80W。这使它成为该公司今年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的第三项重大发展。
小米声称,该技术可以在19 分钟内为4,000mAh 电池充满电,并且大约需要8 分钟可以充电一半。有报道称该公司正在研究一种100W 的无线快速充电技术,或将明年正式发布。
在手机无线充电已经逐渐普及的今天,如果电动汽车也可以实现灵活的无线充电,哪怕充电效率不及有线充电,但可以在车辆行驶期间随时对电池进行有效补充,那么续航的焦虑会大大减少,低温导致电池性能衰减的情况也将根治,我们日常的通勤生活便会方便许多。
汽车界无线充电方式的革新
其实无线充电技术已经是各国技术竞赛的其中一项。
不同于早期“脸对脸”的无线充电方式,早在07年,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教授便研制出了一套“磁场共振无线充电技术”,只要两个线圈都能拥有相同的共振频率,无线电就可以传输。磁场共振无线充电不仅支持一对多的充电模式,并且对位置的要求很低,只要共振的频率一致即可。这也奠定了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核心原理。
2013年,庞巴迪便发布了一项名为primove(电磁感应充电)的公交车无线充电系统,大致理解就是在马路底下铺上了一层充电线圈,而公交车的底盘部分则是另一部分的载体,由于它的线圈设计很独特,电磁场可以定向传输给公交车,所以车内几乎感受不到电磁场,非常适合在走走停停的城市道路上,尤其是公共停车区域及高流量的十字路口。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开始在德国和比利时的重要城市运作,包括柏林、布鲁日等。
同年,芯片界掌门人高通,宣布要将旗下的Halo无线充电技术应用在电动方程式赛车上。高通的这套充电系统是将充电线圈做成“接收板”,放置在赛道两侧,与赛车内部的线圈形成磁场共振,通过瞬时高能给赛车充电。只不过这个技术目前并不是适用一般城市道路,更适合封闭的高速公路。
而在韩国便铺设了这样一条12公里长的充电公路,电动汽车在上面行驶,就可以自动充电;还有中国在2017年12月,在山东济南修建了一条光伏高速公路,在公路的下面就设置了充电线圈,电动汽车行驶在上面可以实现行驶中的实时充电。只不过都还没有建成并完全开放。 寻车网
汽车界无线充电方式的革新
2015年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有媒体采访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国家标准工作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唐厚君时介绍称:“无线充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焦虑’。而且,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国家标准有利于解决无线充电技术标准不同、无据可依、各自为战的局面,扫除种种障碍,加速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和市场的推广。”
当前还有一个无线充电的焦虑便是辐射这一问题,此次的第四项标准对电磁环境限值与测试方法也作出了规范,具体列出了在多种频率范围下及相应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指标,大大限制的充电辐射干扰对于行人的危害。
如果目前电动车的续航达到了瓶颈,基本上与汽油车保持相同水平,而城市配套的充电站换电站依然紧俏,假设无线充电功能已经覆盖到了城市的主干公路以及城间高速,面对高效有线充电,快充超充动辄80至100kW/h的效能,无线充电功率为其十分之一的话,摆在眼下的最大问题还是无线充电的功率较低,充电速度较慢,与现有插线慢充无异,依然无法替代现有的充电方式,但如果可以降低电动车充电的频次,并间接提升单次循环下的续航,依然是有存在价值的,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