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保养

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

发布时间:2025-08-22 13:32:08 | 寻车网

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主要是看重其在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期待共同探索未来智能汽车技术 。以下是具体分析:

  • 资本注入与技术认可 :小米通过其长江产业基金对浙江孔辉进行投资,这不仅仅是一次资本的注入,更重要的是对浙江孔辉在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领域核心竞争力的认可。
  • 技术潜力与市场前景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汽车电子悬架系统的研发、集成与销售,已经在行业内树立了坚实的地位。小米对其的投资,反映了小米对浙江孔辉技术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期待。
  • 共同探索未来智能汽车技术 :此次合作将使小米和浙江孔辉共同探索未来智能汽车技术的边界,有望为消费者带来更先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这也为小米的战略版图增添了新的科技版图,预示着汽车科技界的革新与突破。

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

小米汽车三电质保进水

小米汽车三电质保是否覆盖进水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三电系统防水性能

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通常都具备较高的防水性能,采用如IP67或IP68等防水标准。这意味着在一定水压和时间内,三电系统能够有效防止水分侵入,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二、进水原因及质保范围

  1. 人为原因或意外事故 :如果进水是由于驾驶不当(如涉水过深)或意外事故(如水灾)导致的,根据三电质保的相关规定,这可能不在质保范围内。大多数品牌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服务都明确排除了因人为或意外碰撞、水浸、火烧等事故导致的维修。

  2. 车辆自身问题 :如果进水是由于车辆自身设计缺陷或制造问题导致的,如防水密封件老化或损坏,那么车主有权要求厂家按照三电质保服务进行免费维修或更换。

三、建议措施

在车辆进水后,车主应及时联系厂家或经销商,了解具体的质保政策和维修方案。同时,车主也应保持冷静,不要自行拆解或尝试修复三电系统,以免造成进一步的损坏或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小米汽车三电质保是否覆盖进水情况取决于进水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车主在面临此类问题时,应充分了解质保政策,并与厂家或经销商进行积极沟通。

赢家通吃,“卷”不动的汽车新势力们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赢家通吃,“卷”不动的汽车新势力们的相关内容。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著名的“马太效应”大家应当略有耳闻,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

而当今的汽车行业,也在上演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戏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自 特斯拉 点燃“价格战”以来,有人跟着入局,从国产老大哥 比亚迪 到 丰田 日产 等日系车;也有人举起手来明确表示自己不跟战,比如 蔚来 ,以及推出保价政策的理想、哪吒、零跑等新势力。

以价换量是效果立现的促销方式,一众车企都不要命似的跟着“卷”起来,怎么一些新势力反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不跟风的立场,不一起“玩”呢?是不想“卷”,还是“卷”不动?根据今年新势力面临的局面来看,很显然,是“卷”不动了。

我们不讲钱,讲“元”

造车,是特别烧钱的,这毋庸置疑。汽车产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能源造车某种程度上更是一场资本游戏。钱,对于新能源造车而言极为重要。这场大型的烧钱游戏,不是谁都能玩得起。

200亿曾经是新势力造车们公认的资金门槛,是造车的必要条件。而蔚来李斌曾说:“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何 小鹏 也在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之后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小米汽车 创始人雷军在对汽车的十年规划里,资金达到了680亿元;而电动车大拿特斯拉,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在研发、共产、生产线等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 寻车网

纵观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轮番上演烧钱游戏,把钱砸进造车这个无底洞里的不在少数,回报却遥遥无期,听得见回响的寥寥无几,仅有“蔚小理”等几家,可现如今就连这几家的持续输血能力也大大下降,砸不动了。

截止目前,理想、蔚来、小鹏等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蔚来和小鹏在2022年的亏损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而2021年蔚来净亏损为40.17亿元,同比增长259.4%,也就是说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0万元;2022年,小鹏汽车净亏损91.4亿元,其中四季度净亏损23.6亿元,股价也是“飞流直下”。

新能源造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有人遥遥领先持续发力,比如特斯拉、比亚迪;有人半途而废退出赛道,比如曾和“蔚小理”同为一线的 威马汽车 现已陷入“生死局”。而赛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家拼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

但就从2022年“蔚小理”三家车企的财务表现来看,“赚钱”还是多多益善的好。从目前的现金储备来看,“蔚小理”分别有455亿元、584.5亿元、382.5亿元,短期来看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跑马拉松,还是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车也一样,没钱,就别谈其他,不现实。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卷不动、玩不起”的是造车新势力们,他们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背后也没有可以乘凉的大树,说难听点就是“靠别人不行,靠自己也不行”。但 宝马 、丰田、 大众 、特斯拉等外资品牌和 奇瑞 、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不同,他们是传统车企,有着雄厚的家底,资金、技术、人才、文化底蕴样样不缺。

刚刚崛起的新势力拼得过吗?拼不过。卷得动吗?卷不动。举个例子,奇瑞汽车推出的“瑶光2025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000亿元;长城汽车在 哈弗 品牌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累计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 吉利汽车 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表示,未来5年内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研发......

这些传统巨头投入资金的规模都是以千亿级别为单位的,当新生儿碰上大象转身的传统车企,谁的头更铁?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踩低捧高”,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一个谁钱包更鼓的事实。

前面说了,新能源造车更需要大量的金钱。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电机、电控哪个不需要钱?就拿芯片来说,2022年,何小鹏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要在5000颗以上,涉及种类高达几百种,而车机芯片仅仅是几百种中的一种,比如 高通 骁龙8155芯片,只是这5000颗中的一颗。

过去三年,全球汽车行业都在“缺芯”,车企们备受“芯片短缺”困扰,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手里有钱的车企比如宝马 奔驰 等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想而知兜里没钱的新势力们的情况有多糟,当时芯片供应商还哄抬价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车企都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比亚迪却独善其身,而且还在“缺芯”的背景下逆市起飞,这是市场独一份的。为什么?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芯片。

比亚迪为了电动化技术,磨了十年的剑。在2005年成立了比亚迪IGBT研发团队之后,如今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和MCU芯片厂商。在其他车企都在为芯片发愁之时,比亚迪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外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两年,比亚迪的销量节节攀登,至2023年2月,比亚迪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9.37万辆,同比增长119.4%;而小鹏汽车2月交付量才6010辆; 零跑汽车 2月仅交付3198辆,同比下降了6.9%。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道理不言而喻。

擎动点评

造汽车不像造手机,好了就可以上市。汽车关乎安全以及生命,汽车的每款产品必须经过无数试验、大量研究、反复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变成商品让用户使用,而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如果企业没有资金,那他就没有足够的钱投入研发,研发能力上不去,产品就会落后,品牌就无法提升,那么就会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钱搞研发,造成恶性循环。比亚迪和威马就是典型的两个极端案例,孰强孰弱市场已经向我们证明。

只是,马太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笔者并不希望马太效应发生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应该遵循“强者更强,弱者当奋发图强变强”这一观点。对于消费者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皆大欢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擎动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小米汽车电控电池情况 小米投资浙江孔辉汽车公司,后者为乘用车电控悬架系统供应商”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