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修保养

小米增程汽车电池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

发布时间:2025-08-17 05:49:50 | 寻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小米增程汽车电池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小米增程汽车电池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

小米YU7、小鹏首款增程车领衔,2025年重磅新车抢先看

2024年,新车层出不穷,传统品牌、新势力纷纷推出多款新车型,车市竞争异常激烈。当然,2025年可能还会加剧内卷。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二级调研员宋英杰此前在2024汽车金融产业峰会上表示,将提前谋划明年的汽车以旧换新接续政策。

这对车企而言显然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所以各大品牌都计划在明年推出多款车型来完善产品矩阵,抓住机会壮大自身发展,包括小米、理想、蔚来等新势力,以及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选手。

要论现在新能源市场的顶流,非小米莫属,不管是新车的相关动态还是雷军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网络热点事件。

在推出C级轿车SU7、高性能车SU7 Ultra量产版后,小米将下一款车锚定了SUV市场。

就在12月9号,小米官方宣布新车命名为YU7,预计于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根据工信部官网信息显示,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0mm,轴距为3000mm,定位中大型SUV。

从外观来看,小米YU7基本是“长高”的SU7,同样采用了水滴形的大灯、圆润的曲线设计、土星环尾LED尾灯。与 小米SU7 不同的是,YU7的车门把手改为全隐藏式设计,轮毂也采用了全新设计。

动力方面,小米YU7目前仅公布了一款双电机版本,其综合功率可达508kW,最高车速为253km/h。

此前有消息称,小米YU7将定价30万-40万元,结合SU7的定价来看,上述猜测有一定道理。这样一来,小米YU7将给特斯拉 Model Y 上上强度了。

特斯拉Model Y最近半年在国内平均月销量仍能维持在4万辆以上,那么小米YU7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4年,新势力格局一直在不断变化,理想稳坐销冠地位,在二三梯队徘徊的小鹏和蔚来,最后凭借着各自的第二品牌,实现销量大幅提升,使得“蔚小理”的市场格局又得以保留。

“蔚小理”在2025年的新车规划中,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蔚来将推出第三品牌,小鹏计划进军增程市场,理想则将推出纯电车型。

首先来看蔚来,李斌在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就已经宣布,将推出第三品牌并命名为“FIREFLY萤火虫”。据悉,“FIREFLY萤火虫”定位高端小车市场,首款车为紧凑型车,预计于明年上半年上市。

新车最大的亮点是换电模式,将在补能设施等方面与蔚来共享,目标是做年轻人的第一辆换电车。

进军下沉市场是否可行?蔚来第二品牌——乐道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11月,乐道交付新车5082辆,截止当月底,乐道已累计交付超万辆,并且12月计划单月交付破万辆。

手握换电模式与BaaS购车方案,蔚来进入下沉市场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FIREFLY萤火虫”也有不小的把握能复制乐道的热销。

对于2025年,小鹏同样野心勃勃。据何小鹏表示,小鹏2025年计划推出至少4款新车,并将首次推出增程车型。今年11月初,小鹏发布了鲲鹏超级电动体系,该体系基于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打造,将搭载5C超充AI电池、静音增程器、混合碳化硅同轴电驱等。

续航补能方面,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的纯电续航里程可达430km,综合续航里程超过1400km,5C超充可实现1s补能超过1km。

小鹏此举除了可以填补品牌在增程领域的空白外,最重要的是能弥补国外补能体系短板,为加速全球化做好准备。 寻车网

而“增程大户”理想计划在2025上半年推出全新纯电产品,并进入纯电高端市场的第一梯队。理想的纯电产品原本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发布,最后因为多种原因延期。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理想纯电车型的路试谍照,同时理想总裁马东辉表示,纯电产品的研发工作正按计划进行,目前已完成多次小批量样车测试生产。

看来这一次,理想不会再放鸽子了。

总的来看,“蔚小理”三家逐渐殊途同归,产品布局愈发相似。或许在新能源淘汰赛的下半场,还是多生孩子好打架。

作为新能源市场的头部选手,比亚迪和特斯拉也预计在明年有重磅新车推出。

比亚迪将在2025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第六大IP夏的首款MPV车型。新车稍早前公布了外观、内饰以及部分智能化配置,将搭载“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DiLink 150智能座舱、“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第五代DM技术等比亚迪目前最核心的黑科技。

比亚迪夏预计售价为30万元。目前在30万级热销的MPV只有 别克GL8 、丰田 赛那 等少数车型,还基本都是燃油车。所以比亚迪夏将会填补25万-30万元新能源MPV市场的空白,或将提前锁定爆款席位。

虽然官方还没有公布特斯拉明年的新车规划,但是有媒体报道,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全新车型“Model Q”,并在同年下半年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长轴距Model Y。

据悉,“Model Q”将提供单电机和双电机两种动力版本,续航里程或为500km,预计起售价格不会超过3万美元。

另外,特斯拉Model Y已经上市超5年,都还未进行过换代,销量增长已经稍显乏力,因此极有可能在明年进行换代。据小道消息显示,新款Model Y已经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生产下线,或于明年第一季度上市。

如果以上两款新车能在明年上市的话,那么特斯拉销量有望迎来明显增长,国产车的压力也将随之陡增。

总的来看,明年新能源市场将会非常热闹,你们最期待哪款车型呢?还能捂紧你们的钱包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选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增程汽车电池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

知嘹汽车/李静文

最近一则关于小米轿车的新闻震惊了汽车界,据悉, 小米汽车 正在大力发展着增程车的设计研发、燃料系统、排气系统等领域的人才储备,同时也在为即将于10月下旬举行的小米14新品发布做准备。有关信息表示,小米首款轿车将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竞争对手是 小鹏 ,华为等品牌旗下同级车型。

外观方面,小米首款轿车定位为中型轿车,车身为滑背式造型。无边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可升降尾翼等一系列新颖设计,给用户的驾驶体验带来全新体验。更值得期待的是,顶上安装激光雷达,将会成为标准配置,为城市、高速的行车提供强有力的辅助。车内内饰为简约设计风格,配备独立液晶仪表以及大尺寸悬浮式中控屏。

动力部分,有纯电和增程版两种可选。纯电低配搭载400伏平台,配备 比亚迪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而高配车型则是800伏高压电源,使用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其容量达到101千瓦,提升了用户的续航距离。而增程版则可能会搭载1.5L或1.5T增程器,配合大容量电池,使驾驶性能更上一层楼。

纯电车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就当前消费者的需要而言,续航和动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 增程式 车型既有电车的性能,还有 NVH,在增程器的辅助下解决续航焦虑,使其用户更广。

现有不少 厂商 都在研发 增程式 电动车,像是 深蓝S7 ,走的是增程与纯电并驾齐驱的设计,其销量已连续两个月破万辆,零跑在9月份发布了C01和C11,以较低售价进入市场,争夺更多的份额。而 理想汽车 ,则是走的是增程之路,因此销量一直都是“遥遥领先”。

从小米汽车发布的招聘公告中,可看到小米对于增程系统技术的高度关注,在招聘岗位有增程系统设计与开发,发动机悬置套件,燃料系统等方面的人员。

如果小米要实现雷军提出的“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卖出1000万台以上的销量,做到全球最大车企制造商之一的野心,单靠纯电车型显然是很难完成的。在 纯电动 技术突破前,选择纯电加增程的方案会更加稳妥。

或许, 增程式 电动车并不是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也不是小米汽车的制胜之道。不过,对小米公司而言,抓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期至关重要。如今的新能源汽市,竞争激烈,随着新车的推出,其售价也在不断的下探,这让刚进入汽车行业的小米面临巨大压力,小而米汽车首要需要考虑到生存问题。

目前,小米已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许可,小米公司在亦庄的一家工厂,为该汽车制造项目提供了大量的员工。据悉,公司计划招募约100名员工,这意味着小米公司已做好了实质性的生产准备。然而,要进入进军电动汽车行业并不容易,特别是在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革新等方面的挑战。小米要想在电动车市场获得成功,必须要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如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市场竞争等。

以小米在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取得的成功来看,小米汽车有望带来创新和竞争力,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众所周知,小米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预计小米汽车在价格上应该也会比较“卷”。而随着高性价比的增程车型加入,届时,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战”会再次上演。个人还是很期待小米汽车能给大家带来新的体验,那么,你看好小米汽车的推出吗?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知嘹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也要来 增程式电动越来越火爆谁能笑到最后?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小米也要来 增程式电动越来越火爆谁能笑到最后?的相关内容。

2024年即将结束,过去一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哪些技术的发展在你的意料之外?

很多人的答案可能是: 增程式 电动。2024年是 增程式 电动的爆发之年,除了原本就坚持 增程式 电动路线的理想汽车之外,问界、深蓝、零跑、岚图、阿维塔等品牌也开始选择 增程式 路线。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小鹏也会大力发展 增程式 电动。那么, 增程式 电动为什么这么香?它未来又会如何发展呢?

谁在搞增程式电动?

增程式 电动,其实并不是新鲜事物。

不过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上,最先把 增程式 电动发扬光大的是理想汽车,目前理想汽车旗下的绝对主力L系列均为 增程式 电动车型。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突然崛起的问界,也是靠 增程式 电动打天下。

理想和问界,称得上是 增程式 电动领域的“双璧”,它们证明了两件事,第一, 增程式 电动的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续航焦虑问题,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第二,它们证明了 增程式 电动是比纯电更好的高端新能源车型动力方案。

我们可以随便举一些例子,理想L系列、问界M系列、 零跑C16 、 阿维塔12 、 岚图梦想家 ,这些车型的热销都与 增程式 电动有直接关系。由于比亚迪旗下插混车型主要集中在30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因此在高端市场上, 增程式 电动几乎可以说是用户的首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根据各方面汇总而来的消息,智界、尊界、小鹏、小米、智己、极氪等品牌都将转向 增程式 电动路线。也就是说,目前新能源市场上的主流厂商,除了在插混领域一家独大的比亚迪、坚持纯电路线的特斯拉、坚持换电模式的蔚来之外,其余的都在尝试 增程式 电动。

增程式电动为何越来越香?

增程式 电动能够火爆,与它的技术原理有直接关系。所谓 增程式 电动,就是搭载一款发动机充当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给电池充电。在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等人看来, 增程式 电动属于插混系统的简化版本,或者是,它只是插混的一种工作模式。

但正是这种“简化”,吸引了大量的厂商。由于不驱动车辆,因此它对发动机的性能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可以直接采购技术成熟、价格低廉的发动机,理想汽车早期甚至以1.0L国产三缸发动机作为增程器,依然很受欢迎。

其次,由于技术原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因此对厂商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比较低。与插混系统相比, 增程式 电动的结构大大简化,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技术水平要求低、成本低廉、系统更加成熟,这些都便于新能源厂商快速切入 增程式 电动领域,也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放在动力系统之外的领域,提升车辆的综合性能。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已经把插混系统玩得出神入化,其它厂商短时间内很难与之抗衡,这也是众多厂商选择 增程式 电动的重要原因。

而从消费者的立场来说,厂商采用什么技术路线无所谓,只要好用就行。目前 增程式 电动已经在15-50万元的车型上大量应用,用车体验丝毫不亚于纯电车型,但却没有续航焦虑。即便用车成本比较高,消费者也是可以接受的。

谁将是主要玩家?

增程式 电动曾经被认为是“多此一举”的落后技术,但2024年理想、问界的神勇表现,以及众多厂商的加入,已经让这种说法变得没有意义。不过,这么多厂商都在搞 增程式 电动,谁会成为主要玩家呢?

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理想与问界的地位很难撼动。前者在高端家庭用户中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后者则有华为的加持,可以在 增程式 电动之外,提供鸿蒙智能座舱、ADS 3.0智驾系统等各种核心装备,这两家短时间内都不会遇到什么困难。

现在就看,哪些品牌能够进入 增程式 电动的第二梯队。

根据小鹏汽车的说法,它将会在明年推出搭载“鲲鹏超电”的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将会达到430km,综合续航里程则会超过1400km,同时还会配备5C超充和800V高压平台。

而在近日, 智界R7 的增程版已经上市;2025年上市的享界S800,将会推出增程与纯电双动力版本;与此同时,网上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已经规划了3款 增程式 车型。

在这些品牌中,小米汽车应该是最有希望进入第二梯队的。原因很简单,小米汽车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影响力都在快速提升,加上 增程式 电动、解决续航焦虑问题之后将是如虎添翼。同时,小米强悍的营销能力也基本可以保证它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至于其它的新势力品牌,暂时就不太好说了。 增程式 电动系统的确不错,但它不是一款车的全部,某些新势力车型销量持续下滑,也不是因为它采用了纯电动,而是整体性能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对这些品牌来说,换上 增程式 电动也未必能解决问题。

可以预见的是,2025年 增程式 电动的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高端市场,将会得到更多认可。理想、鸿蒙智行将会凭借 增程式 电动而大红大紫,小米也会在未来两年迎头赶上,但小鹏等新势力是否可以靠 增程式 电动翻身,还是个未知数。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经纬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比亚迪
与“小米增程汽车电池 小米汽车最新消息!与比亚迪合作,华为智选车压力大?”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