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19 13:22:17 | 寻车网
去年的12月28日,小米举行了一场技术发布会,第一次正式地透露了关于小米造车的更多细节。尽管在会上,小米没有透露新车SU7的具体细节,但外界依旧是满怀期待,觉得按照正常的节奏,在新年伊始,就能看到包括价格在内的一系列信息。然而,事情的发展往往会超乎人们的意料。2月19日,刚刚过完农历新年, 比亚迪 一个动作,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比亚迪领头,各家跟进,降价成开年主旋律
2月19日,比亚迪打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正式推出荣耀版车型,率先亮相的则是秦PLUS荣耀版、以及 驱逐舰05 荣耀版两款车型,并以7.98万元的起售价,拉开了这一波新年降价的狂潮。
比亚迪的降价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当天,五菱、 长安 汽车、 哪吒汽车 等车企就陆续发布多款车型的降价消息。比如 五菱星光 150公里进阶版,价格从10.58万元降至9.98万元; 长安启源Q05 、 长安启源A05 起售价均下调至7.39万元。
再比如吉利宣布开启2024春季购车节,并提供了2.99万元起的限时大促价、最高47000元的限时现金礼等优惠活动。 小鹏 方面, 小鹏G6 全系车型在3月底前限时立减20000元。哪吒则宣布旗下的 哪吒X 全系降价22000元, 哪吒AYA 全系降价8000元, 哪吒S 全系降价5000元。广汽 埃安 旗下AION S MAX星瀚版售价下调2.3万元。
此外,像是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长安、 奇瑞 也全面跟进。当然,比亚迪更是一口气推出一系列的荣耀版车型,近乎包含了旗下全部车型。
价格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新能源车企的底气
虽然有少量油车跟进了降价,但此次集体降价行为,更多地是集中在了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也令这一次的降价行动,成为了当下国产新能源车进步快、规模大的一个写照。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率先降价这种事情也不会发生在中国品牌,通常我们只会看到诸如 特斯拉 降价,国产跟进这样的新闻。
并且这一次国产品牌的集体降价,虽然也有诸多原因的存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产新能源已经有了降价,以及和燃油车竞争的实力。新能源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如今也呈现出了规模化和产业链优势,这也是能够让车企们喊出“电比油低”的底气。虽然对于企业来说会降低一定的利润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更加亲民的价格也可以让消费者能够用更实惠的价格,来享受到更好的产品,从而加速新能源渗透率。
除开产业链优势的体现,这其中也有一些其他的客观原因,比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走低。目前碳酸锂价格已经从高峰期近60万元/吨降至目前不到10万元/吨的价格,也为车企以价换量提供了空间。但不管怎么说,如此汹涌的降价行为,确实给市场带来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寻车网
尚未公布地的价,成为了小米SU7的一道坎
车企这边的降价潮暂且按下不表,毕竟除了部分新势力,多数车企尽管会有一定的盈利压力,但凭借足够的底蕴,以及强大的产业链把控能力,足以应对这一波降价压力。但作为造车新人的小米,这一切就不一样了。
其实从 小米汽车 曝光这一刻起,关于它的售价就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议题。而且对于其首款汽车,小米也保持了高度的自信,此前,雷军就多次暗示 小米SU7 的定价可能会高于预期。比如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雷军明确表示,网友们喊的19.9万元定价只是开玩笑,而且不会是9.9万、14.9万,或者19.9万。因此,这几乎可以确认,新车的售价将会在20万元以上。
可以说,小米在定价方面做足了营销。或许是在手机时代经历过从“低端”到“高端”时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小米似乎也有意在造车这件事情上规避这一过程,直接从一开始就清晰小米汽车的定位。并且可以清晰地让人感受到,小米似乎也有意以价格作为营销的一个切入点,并以此掌控着新车的整个曝光、发布节奏。
然而,随着以比亚迪为首的开年大促,彻底打乱了小米的这一节奏,小米在手机营销上的诸多经验,这一次似乎不太灵验了。原本指望不断吊足胃口定价,再来提高身价。但最终迎来的并不是新手保护期,反而是一道有点难越的坎。现在关于小米SU7的定价,像极了那未落地的靴子,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它的落地。
实际上,对小米来说,困难不仅仅是汹涌而来的价格战,更多的,还有传闻中与吉利的江湖恩怨。坊间传言真真假假,是否真是如此,我们无从得知,暂且当个故事看看即可。但吉利对小米的汹汹来势,可以说是完全在明面上了。
早在去年12月28日小米举行技术发布会的前一天,吉利就已经截胡发布了 极氪 007,与小米SU7完全相同的定位,明眼人都能看出吉利的用意。
而在小米暗示SU7价格会在20万元以上之后,我们看到了指导价17.58万元起步的吉利 银河E8 。当然,在年后,更是看到了全面升级的新款极氪001,26.9万元-32.9万元的售价区间,似乎也完美落在了小米SU7的定价区间上。而据相关消息,在20万元这个价位上,吉利还有 领克07 尚未发布。尤其让人注意到的是,吉利这五款车,整体定位与小米SU7其实是大致相当的,都是中大型电动轿车,主打的也都是运动、操控,与SU7的卖点相似性非常高,很容易让人有一种贴身紧逼的感觉。在这样的形势下,小米汽车如何破局,令人关注。
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这次“玩砸”了?
外界的种种,都给人一种友商在刻意针对小米的感觉,但其实我们不妨换个角度,这一切更像是小米主动切入到了最残酷的一个战场,那就是20-30万区间 纯电动 轿车市场。
在造车领域,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新入行的玩家,通常会选择从 SUV 做起,特别是 纯电动 车。而且原因也很简单, SUV 车身大,对于新手来说,如何设计车内的各种布局会变得更加简单。并且相对而言, SUV 也更受年轻人喜爱,那么在当下去谈纯电、智能化的时候,用户接受程度也更高。
再看小米SU7所选择的市场,很多相当成熟的车型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市场,比如特斯拉 Model 3 ,再比如比亚迪汉、 小鹏P7 ,而新入场的比如 智界S7 、星纪元ES等,也都极具竞争力。即使没有如今激烈降价,小米SU7实际上所面临的,也是险象丛丛,让人不禁为它捏一把汗。
其实我们能够理解小米汽车从曝光开始,就所做的每一步营销策略,包括迟迟不来的定价,这实际上也是小米应对这种激励竞争的手法。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除了比亚迪日益增长的销量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不时出现的出局者。即使是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也没有到完全站稳脚跟的地步。那么小米这样,跨界而来、从零开始,那么对于这种舆论节奏的把控确实就显得相当重要。
但到如今,这个营销节奏是不是因为突如其来的价格战而超出掌控,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一而再再而三地爆料、辟谣戏码,确实给外界带来了疲劳感。最初,大家可能是真的关注SU7的定价,而到如今,“看热闹”或许成为了更多人的心态。
造车不同于造手机,小米的前路,或许不是那么平坦
手机 厂商 跨界造车,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是在供应链如此成熟的中国,对于小米来说,依旧需要厘清在这个过程所涉及的大量零部件和系统,以及与之对应的众多供应商、合作伙伴。并且在第一款车打造、上市的过程中,寻求最为合理的盈利模型。
即使是强如苹果,在坚持了十年之后,依旧是选择了放弃造车这么一件事情,这更是让小米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雷军此前在技术发布会上表示,他的目标是通过15到20年的时间,将小米打造成全球前五的汽车 厂商 。15-20年可以很长,但对于造车来说,也可以很短,我们相信雷军的战略眼光,毕竟当下有金山和小米的成就在此。但在过去的十年中,外界又何尝不是相信,苹果最终会成功造出一款车呢。相比过程,结果依旧非常重要。
根据最新的消息,小米SU7有望在三月底正式亮相;同时,网上也爆出了信息,新车已经开始运往全国各地,这也意味着上市、交付在慢慢进入节奏了。而就在我们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有消息指出,位于 北京 王府井东方新天地的小米之家,将会转型为小米汽车首家直营门店,预计将于四月开业,消息称目前门店装修已经接近完成,这也更加证实了三月底发布的传言。实际上,四月份就是北京车展了,这可以看做是车企的一个重要节点,相信在这个时间之前,小米一定会完成SU7上市、公布价格的动作。而作为中国汽车、中国品牌的一员,我们还是期待小米最终能够交出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智行汽车ACX,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寻车网(https://www.xunch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智界一剑磨三遍,极氪一年磨三剑,小米三年磨一剑的相关内容。
2024年是神奇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识了三款神奇的纯电动车—— 智界S7 、极氪001、 小米SU7 。
一款“一剑磨三遍”,一款“一年磨三剑”,还有一款“三年磨一剑”,看似笑梗,但市场常以销量论英雄,从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磨学”精进的程度和销量高低成为了因果关系。
11月26日,华为Mate品牌盛典的最后一个小时,智界S7先于 尊界 S800登场, 时隔仅7个月,这款鸿蒙智行首款轿车再次迎来上市,至此,智界S7已经完成了一年三次上市。
相较于其它车型,智界S7的上市颇有特点,被嘲为“一剑磨三遍”。细看来,智界S7的每次革新,与上一款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价格,2023年11月上市的2024款,定价24.98万-34.98万,而2024年4月上的同样是2024款,定价区间亦是一样,但Max版本均降价2万元,配置基本看不到变化—— 看似新款,实则是趁着二次上市而官降。
第三次“磨剑”的方式,和第二次如出一辙,但又似乎下了血本——丐版车型,直接官降2万!
丐版车型降价,来得比中配车型降价吸引眼球,这对于鸿蒙智行而言,可谓掉价。那么,为何要对自己下手如此之狠呢?数据显示, 去年年底上市的智界S7,表现极其低迷,月销不超过千辆,直到二次上市进行官降,月销量一度提升到5000辆,但没撑住几个月,又忽然跌至2000辆左右的月销。
销量低迷的原因,被概括为两点,一是只有纯电版,让钟情于“油箱”的消费者转头就走;一是定价无诚意,况且“一剑磨三遍”,更使得这款车型的口碑下滑,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几个月后会不会有第四次上市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再看“一年磨三剑”的极氪001。
今年是价格战大年,年初的2月份,极氪001急急忙忙推出2024款,相比旧款不仅便宜2万元,电池升级且更新到800V平台,用“换代”来形容不为过;以为好戏就这么结束,不曾想的是,6个月后,2025款推出,除了新增一款丐版车型,其它车型还均配备了2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直接拉到508TOPS,硬件提升,智驾水平大幅度提高。
数据显示, 2023款的极氪001月销在7000辆上下,2024款行至巅峰,月销轻松超过万辆,2025款推出后销量下滑,有人分析认为是自家的极氪7X抢了自家001的销量,但月销跌回7000辆上下,表现远胜于智界S7。
这么看来,“一年磨三剑”虽可能对老车主不太友好,造成背刺现象,但就对于新车主的诚意上来说,绝对高于“一剑磨三遍”。
被戏称“割韭菜”的小米SU7,自上市以来,表现却是异常惊人。数据显示, 自上市以来,小米SU7销量节节攀升,6月突破万辆,并几个月都保持在1.3万辆上下,10月更是突破2万辆——雷军口中的大定量,所言非虚。
小米SU7,等待了三年,终于铸就奇迹,但在很多传统车企的口中,认为三年打造一款全新车型,还是用时太短,换句话说就是“用时太短,不够靠谱”。不过,智能汽车不似以往的传统汽车,在更为融合的时代里,三年磨出一剑,其实已经足够。
值得一提的是,雷军惯用饥饿营销手法,但背刺老用户倒不曾见。 在2024年里仅有SU7一款车型出售,小米汽车再无更多的动作,顶多的是发布SU7 Ultra,以进一步提升格调,至于新车,得等到明年了。
新能源汽车时代,车辆更新换代加快,司空见惯,在这其中,背刺老车主是一回事,是否有诚意又是一回事。“三年磨一剑”不慌不忙,“一年磨三剑”难免有背刺之嫌,但“一剑磨三遍”既是有背刺之嫌,还缺乏了足够的诚意,结局如何,还是那句话——销量论英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2缸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寻车网:www.xunch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