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10 12:34:23 | 寻车网
本人觉得目前的行业趋势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毕竟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还是要面对电池的续航里程数和充电桩的两个问题,如果市场上没有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那么新能源电动车将无法普及整个汽车市场。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的新能源电动车突飞猛进,要知道国内整个汽车市场中新能源电动车占据了20%,就这个占比量来说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并不是很好。关于长安汽车董事长称汽车产业将要停售燃油车,对于这位董事长的说法只能在未来的一个阶段内实行,在现有阶段燃油车是不可能停售的,毕竟新能源电动车所面临的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目前的行业趋势是以燃油车为主
不知道燃油车在地球存在了上百年,人们都知道燃油车所排放出来的尾气污染环境,所以就研发出了新能源电动车,但是新能源电动车面临着充电桩和电池续航里程数的问题,所以目前的行业趋势还是以燃油车为主,毕竟燃油车短短加几分钟油就能跑几百公里,而现在的新能源电动车至少要充电半个小时才能够继续行驶,且很多新能源车主面临充电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能源电动车电池续航里程数非常短,这就造成能源电动车在目前是无法普及整个市场的。
总结
总的来说,想要全面停售燃油车就必须实现新能源电动车技术的全面成熟,只有解决好充电桩和电池续航里程数的问题之后,那么再来谈停止销售燃油车的这个问题。不过本人也相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新能源电动车的制造技术将会越来越成熟,同时也会在整个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就能够达到减少燃油车的目的。
长城
8月销量:越野圈还是大哥,新能源有点掉队,
欧拉
家族失衡
作为起步时间比较早的自主汽车品牌,长城汽车的销量基本盘已经比较稳固,尤其前些年在
SUV
领域风生水起,早已经自称为中国
SUV
领导者。不过近两年自主品牌领域的市场格局风云突变,从最近8月份的月销量数据已经能够看出端倪,长城汽车8月份总销量114096辆,其中海外销量30741辆表现挺出色,不过按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来看,和
比亚迪
的数据已经有了倍数差异。
从长城旗下的细分销量数据来看,在硬派越野圈子里,长城汽车依然是老大哥的地位,因为本来自主品牌涉足硬派越野的就不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坦克300
一款车型就能占到越野细分市场将近一半的份额,8月份
坦克
300月销量还是维持在8000台以上,而且
坦克500
也在发力,尤其插电混动版本坦克500单月销量冲上了3000台大关,开始引领新能源硬派越野的大趋势。
不过随着其他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硬派越野圈子竞争压力也在提升,比如比亚迪
仰望U8
和
方程豹
豹5
上市之后就会抢走一部分长城坦克的市场份额。尤其起步预售价30万的比亚迪方程豹豹5配置水平很强,也是带大梁的
非承载式
车身结构,摆明了姿态就是要竞争坦克500系列,所以接下来长城硬派越野家族大概率也会遇到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有点掉队,8月份新能源销售26301辆,虽然同比去年有了翻倍的增长,但是面对比亚迪
长安
吉利,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这方面效果不算显著。比如
哈弗H6
新能源版本几乎卖不动,那就需要想其他的招数,所以
哈弗枭龙MAX
等新车型不得不顶上来。
而作为长城汽车最早布局专门针对新能源大趋势的子品牌,长城欧拉今年的表现也比较拉胯,目前在售的三款车型里,定位中高端领域的
欧拉芭蕾猫
和闪电猫都没有火起来,特别是芭蕾猫这款车8月份销量只有73辆,已经被边缘化。唯独能稳住的还是
欧拉好猫
,该车型单月销量基本维持在7000台左右,但本身定位就是偏代步用途的入门小型车,利润率其实并不高。
总体来看长城汽车总体销量数据还是能稳住,硬派越野圈子的统治力依然在,但对于新能源大趋势的把控并不稳,尤其面对来势汹汹的长安深蓝,
吉利银河
等系列车型,长城确实需要加把劲了。
问题来了,你觉得长城新能源车会火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车迷一起讨论!花一秒点关注,交一生好朋友!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写文不易,期待看官们一键三连。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孔明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早在2018年4月长安便提出了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转型,对现有的品牌架构进行优化,同时新建中高端品牌,届时形成长安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四足鼎立,完成品牌向上的总体战略。
2018年7月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自持股50%,被外界认为是长安冲击高端品牌的第一步。“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郑重的说道。
而后,负责长安中高端品牌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由此可见,长安新建中高端品牌的策略将会由长安蔚来实现。
但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长安蔚来并没有任何实体项目落地。不但没有任何新车产品规划,甚至“与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中高端品牌”的战略也被推翻了。原本持股50%的长安汽车,由于从9800万增资到1.88亿元,长安持股比例为95.38%,这预示着长安新建的这一中高端品牌,蔚来仅仅是挂名而已,基本上可以判定蔚来已经被出局。
同样是成立于2018年的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则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HYCAN 007售价25.98-40.00万元,被看作是又一款国产高端品牌,虽然市场销量不是很好,但是已经实现了从口头上战略到现实中的存在。寻车网
在今年8月份,广汽蔚来双方优势互补,提出了“硬件+AI OS+会员服务生态”的发展策略。两者相比,一进一退,长安蔚来和广汽蔚来在逐渐拉开差距,而且会越来越大。
反观长安蔚来,在新车产品方面一直未见动静,反而是在人事变动方面频繁的变更。李斌不再担任长安蔚来董事长,副董事长李伟也卸任,新董事长由谭本宏担任。高层频繁变动,长安蔚来合资的属性已经被稀释,可以说是长安汽车绝对控股,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优势互补,共创高端品牌的初衷已不在。
从长安CS75 PLUS到UNI-T,可以看出长安在外观方面下足了功夫,正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外观好看靠山田;挖来敦彦做设计,长安越看越日系。
如果说颜值是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这两款车就是最好的例子。在局部上,长安凭借CS75 PLUS和UNI-T取得了喜人的销量,但是在整体战略上长安新建中高端品牌一直处于空白。
客观上,留给长安冲击高端品牌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红旗、比亚迪汉、领克、WEY、星途、广汽蔚来、东风h事业部(高端新能源)、理想、蔚来、小鹏、恒驰,自主品牌已经纷纷向高端品牌吹起了反攻的号角,而且实现了局部突围。主观上,新建中高端品牌是长安品牌向上的必经之路,是实现转型的关键,是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重中之重,现实却是高端品牌未有建树,在中低端市场乐不思蜀。
虽然蔚来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但蔚来在新能源领域中的高端形象已经树立,而且凭借管家式的高端服务,与客户之间保持着很好的粘性。相信长安在与蔚来合作之初,就是看上了这一优势。奈何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吃了闭门羹,其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净亏损4.8亿元。而蔚来也表示,与长安未能在新能源领域达成有效合作。如今长安增资扩股,倒逼蔚来出局,长安蔚来的高端化战略,道阻且长。
蔚来被边缘化,长安蔚来如何迈出高端化的第一步,或者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长安汽车,如何依靠自身来打造长安蔚来这一高端品牌,此时仍旧是扑朔迷离,一团迷雾在眼前。抑或是长安根本无意高端品牌,毕竟这是前任张宝林在任时提出的,现任长安掌门人朱华荣完全可以不必理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