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01 12:30:35 | 寻车网
虽然都2020年了,但是对于国产车来说,油耗依旧是一个时常被车迷消费者们吐槽的重点区域。即便是一些一线自主品牌的新车,也难逃这种厄运。你时常会看到这样的评论:“不谈油耗的话,十万出头买这车国产车还是划算的”;“除了油耗之外,这台车没啥硬伤”。
确实,对于一部分自主品牌新车而言,可能很多地方都已经匹配完善的非常成熟,但油耗数据依旧不会成为其中非常亮眼的一个产品点。
拿吉利最新的车型ICON来说,动力系统匹配用上了最新的搭配,我们对其也做了严格的油耗测试,ICON市区油耗8.33 L/100KM,高速油耗7.38 L/100KM。
虽然这样的数据已经比以前的国产车型低了不少,但是综合油耗基本上还是在8—10之间,部分车型甚至更高,消费者依旧还是非常挑刺的。
而这一次,在长白山,一汽奔腾很大胆的为自己的新车T77 PRO举办了一场节油大赛,来证明自己的油耗水平在国产车中处于前列。很显然,奔腾对自己的1.5T+7速双离合这套动力系统的省油功效很有信心。
在讲新车的油耗之前,我们先来简单聊一聊奔腾这个品牌和它的新车T77 PRO。
奔腾这个品牌,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亲儿子,一直以来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并不是很高,和长安、吉利、长城这种一线自主品牌相比,奔腾更多的貌似是在老家东北更受欢迎。最近几年,奔腾也一直在发力,根据奔腾介绍,2019年在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一汽奔腾全年销量达成12.05万辆,同比提升33%,品牌影响力提升到自主乘用车的第7名。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而奔腾T77这款车就是奔腾品牌的一个缩影。作为奔腾目前最重要也是最走量的车型,它在一众国产紧凑级SUV车型面前的存在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万出头最抢手的SUV市场上,它的话语权并不重。
这一次参加节油赛的车型,是奔腾T77的升级款车型T77 PRO。听名字就知道,这款车和CS75 PLUS、吉利博越PRO、包括比亚迪宋Pro这些车型一样,都是普通版车型基础上来的升级版。
相较于普通版,这款T77 PRO变动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在配置上全方位的丰富了许多,例如增加了L2级别的一些辅助驾驶功能。另一点就是这次节油赛的重中之重:原先的1.2T发动机升级到了1.5T发动机,达到了和主流国产紧凑级SUV对抗的一个硬性门槛。变速箱依旧是用的博格华纳提供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
这车在今年3月份上市的时候,网友们的留言都是一致的整齐,大概意思都是:同样是升级版,售价也差不多,这台奔腾T77 PRO和长安CS75 PLUS,哈弗H6,荣威RX5 MAX这些同样是升级版的车型相比,优势有什么?
这个问题确实一语中的。
奔腾这一次举办这场节油赛,证明他们对自己的这套1.5T+7速双离合的动力系统的油耗很有信心,实际体验下来,这能成为他们的一个优势吗?
这次节油赛的路线很简单,在长白山景区,10公里左右的市区路段+10公里左右的高速+70公里左右的国道就成为验证这辆T77 PRO油耗性能的路线。在油站满油封盖出发,往返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完成整个赛事。
奔腾的这台1.5T发动机,据官方介绍其热效率达到了39.06%,是压缩比最高的米勒循环发动机,动力数据上最大马力为169Ps,最大扭矩为258N·m。数据上,在国产1.5T机头中这个数据处于中等水平。
由于我深知自己不敌参赛的同行包括车主们取胜的决心和迫切,节油赛拿名次是无望的。所以这次比赛我并没有很谨慎的去驾驶来省油,整个过程都是按照自己平时的驾驶习惯来驾驶,该超车超车,该加速就加速,空调也是正常打开。
最终整个路段下来,这台奔腾T77 PRO的最终表显油耗为6.9L/100 KM。厂家举办节油赛一般都以表显油耗为主,奔腾也不例外。但是考虑到“欢乐表”这种BUG的存在,我在赛事结束后在油站又一次加满油来验证一下实际的油耗水平。
最终加了5.8L油后把油箱加满,这样计算出来的油耗数据为6.5L/100Km,与表显油耗的数据接近甚至还要低一点。
而在真实车主和媒体同行手中,这台T77 PRO的最低油耗被跑到了4.9L/100 KM。
虽然奔腾这次的节油赛路程不是很长,所测试出的数据也不能完全代表日常用车油耗,但6.5L/100Km的油耗数据还是有不错的参考性质。对于一台国产紧凑级的SUV来说,这样的油耗大家觉得表现如何?寻车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来了 … !
希望能获得你的小拇指和关注,谢谢。
这几年合资车和国产车的比较,已经成为了大街小巷的议论话题,但国产车真的不如合资车吗?以后我们来做部分分析。
分析一 : 省油设计
油耗一直是用户用车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随着国产品牌的不断发展和对市场的占领,国产车在油耗方面的设计已经和合资车不相伯仲,并不高,但对车有深入了解的朋友的应该了解,合资车随着车龄的增长,一直都比较平稳,反观国产车随车车龄的增大,零配件的耐用度降低,油耗随之会有所提高。
在这里也向各位科普一个知识,很多朋友日常都有在测试油耗。
错误观点有两个 :
一,大部分人以为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或者所显示的数字就是本身车子的油耗,在这里可以告诉你,是错的!
一辆车子正常计算油耗,是在当车子正常行驶,持续前进,无障碍无停车的过程中计算出来的,假如你在市区行驶,这里一个红绿灯,那里停车一下,那么显示的油耗数字必然是高的。
举例 : 假如你的车子100公里用了10升油,假如油价7元一升,那么10升就是70元,70元除以100,得出结果7毛钱一公里。
并不是说仪表显示多少就是多少。
分析二 : 零配件耐用度及维护成本
众所周知,一辆家庭用车用个几年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合资车,特别是丰田日产等合资产品,众所周知,耐用程度更是首屈一指,相信用过的朋友都会知道,相比国产品牌,合资车耐用程度好,市场上一直称为能让修理厂倒闭的车,反观国产车用了三四年后,零配件逐渐都开始老化甚至需要更换,不得不承认,在技术上,还是稍微略差一层。
分析三 : 保值程度
国产车和合资车,假如同等级别,价格差不多的车子对比,同时使用三年,合资车二手价格远高于国产车二手价格。
分析四 : 设计问题
众所周知,国产车一直存在设计问题,无论外观还是配置,都存在一些设计上跟随大品牌的问题,配置上更是应有尽有,用高配置吸引眼球,但一直忽略了自主设计才是重点,而合资车一直有着厂商独立的风格,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和人心。
其它观点 : 例如隔音,行驶平稳度等都形成对比性,站在中立角度,合资车确实要比国产车略胜一筹,同时也希望国产品牌能越做越好!
希望以上分析能让你喜欢,如你认同,请留下你的小拇指和关注
国产车起步比较晚,也就在这二十年之间,国产车发展起来了。国产车与合资车最大的差距就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核心技术,不是一朝一夕能追赶上来的,毕竟国外车企已经经过百年发展了,人家的技术积累非常丰富。
新能源 汽车 方面,我们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就相差无几了,有的方面甚至要超过他们,这也是我们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 汽车 ,实现 汽车 行业的弯道超车。
总得来说,在传统燃油车方面,国产车与合资车的差距很大,但是在新能源 汽车 方面,国产车与合资车那就相差无几了。
应该说国产车的平均水平还是低于合资车的。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些靠谱的国产车综合水平还是高于不靠谱的合资车的。不过这只占比较小的一部分。如果银子够,还是上合资车。
另外耐用性这一个单项不少国产车能够做到三年耐用和合资车看齐,甚至有厂商愿意保七年,但是五年耐用仍然是合资车表现优秀。耐用性的单项反映的东西也比较少,因为很多国产车技术老旧(宣传时一般说技术成熟),简单的配置堆砌,基础件能够保证很长时间的保修,但堆砌的配置的使用寿命,匹配度和稳定性就比较存疑了。
现今国产车性价比的确是挺高的,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品牌都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国产车性价比高,国产车在车龄5年后或许小问题会逐渐的出现。日系车油耗低,车漆薄,日常问题相对少一些!总体还要根据个人的开车习惯吧,养车好的习惯才是最重要
这是相对的概念。由于国产车发展 历史 较短,技术方面积累相对少,所以与全球行业领先技术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可以看到近年来国产车突飞猛进,性价比方面大有提升。合资车引进了国际领先技术,在三大件的稳定性方面有一定优势,产品定价也较高。从性价比方面,国产车更有优势。
那要看你怎么比 你拿几十万的车和国产比 国产比当然比不过 20万以下合资车和国产车区别不是很大
因人而异吧,既然说到国产车,价位应该就在十万左右,或者十万以下,选择这些的一般工薪阶级比较多,否则也不会纠结国产了。
国产车配置会高,但是油耗动力还有被有些人唾弃的三大件有些差距。我个人认为,长期用车较多跑在外面的选择合资车比较多,我这样的一年连一万公里都跑不到的当然国产车,说下原因:
首先说配置,好多人说配置没用,我就举一个例子,老款诺基亚板机和现在的智能手机的区别。别说什么三大件,我一年连一万都跑不上,三大件没什么区别,跑到换车三大件也坏不了,两三万的面包都能跑十几万公里不大修,要说省油,一万公里能差几个油?我这一年差这几百块钱?所以这些东西对我这样的都是浮云,舒服方便才是首位,我选择空间大,配置高,好看,但是费油三大件一般,动力一般的国产…
同价位合资车比国产车好,车身材料用料比较好,技术比较好,跑短途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跑长途的话,绝对分辨的出,很多时候不是说支持国产车,那只是所为的道德绑架,车企都是要赚钱的,合资车也是在边做边学,合资车在车身尺寸方面卡的都比较严,至于材料配置不论国产车和合资车都是在慢慢节省成本,成本节省越多越赚钱
看具体价位,同等价位也得分情况:
1.超低价位段,如7万内,合资基本不触及。由于消费者选择余地小,该价位里选国产也有一定道理。
2.低价位区域,如7-14万,亦是目前国产与合资竞争最激烈的。各项配置高,外形尺寸大是典型国产特色。合资通常输在配置和尺寸上,但毕竟国际大厂的产品会拥有更出色的工业设计,良好的客户口碑,更稳定可靠的使用品质。
3.中等价位,如15-25万,国产车选择余地变小,合资车的选择则变多。道理同2,这个价格区间里,当下的国产车也在逐步试水,在稳定可靠及设计/制造经验方面比合资差了一大截,消费者几乎没有选择困难度。
4.再往上的价位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