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2-17 21:24:14 | 寻车网
【太平洋汽车网】皓影有语音系统,皓影的语音车联网内嵌了高德地图、喜马拉雅、酷狗音乐这三大软件。皓影定位于缤智和冠道之间,它的到来填补了广汽本田在紧凑级SUV中的空白。
皓影的造型、设计、空间、配置、价格已经被人熟知。接下来,聊聊它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功能。
一、语音车联网语音控制车联网一直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强项,合资品牌望尘莫及。不过今天,皓影的导航、娱乐车联网功能已经跟中国品牌持平。
资料是这介绍的:皓影搭载本田第二代Honda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强化了实时拥堵信息等导航功能,提升了在线音乐、电台的娱乐体验。驾驶者可以智能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支付宝Alipay支付停车费。
娱乐方面,皓影用语音控制可以播放音乐、相声、评书、天气情况,并且支持歌手和歌名搜索。说邓紫棋、杨洪基、周杰伦、蔡徐坤或歌曲的名字,就可以播放他们的歌曲。
导航方面,语音可以控制导航、查找加油站或餐厅。说饿了,它就会自动推荐餐厅。说找加油站,它就导航搜索加油站。语音辨识精确度、反应速度是业内的主流水平。不过,皓影的语音控制功能并不支持调节音量、开关空调、天窗车窗、座椅加热通风等。试了一下,似乎也不能下载其他APP。
可见,这套Honda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的重心是娱乐和导航,还没有像自主品牌那样扩展至控制车辆自身的功能。但是在内容丰富性、反应速度、灵敏度方面,它已经与自主品牌齐平,将来开通上述功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官方配置表显示,这套系统只搭配在混动幻夜版上。其他混动版本没有搭载。具体可以咨询经销商。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帝豪GL
帝豪的车载智能系统主要是G-Netlink,主要内容有8英寸中控屏、触控操作面板、4G车载通讯、高德导航、讯飞3.0智能语音交互、百度Carlife、苹果Carplay、蓝牙、收音机、无线上网、生活资讯、在线音乐库、网络电台等一系列功能。
IPS硬屏,分辨率800×600,侧面不失真,UI比较流畅,但是镜面化多少还是会反光,无伤大雅。
16G硬盘储存空间和2G运行内存,随车送2年无上限免费流量。不过导航还是终身免费的。这点还好。
帝豪的智能系统支持语音唤醒,主打语音交互功能,互动性还不错。语音查询、播报功能也有一定的乐趣性。语音控制性能也比较好。
荣威i6
荣威i6第一眼就是这个“plus”版本的屏幕十分醒目。荣威的车载智联系统是与阿里集团一起开发的。马云爸爸果然还是财大气粗,大气的很。
搭载阿里YUN OS操作系统,10.4寸大屏,屏幕大到出风口都只能竖着放了。分辨率960*1280,显示效果好,操作感不错。感觉在车上放了一台平板的样子。一部分动作可以通过语音开启,比如语音唤醒系统,开启天窗,调节空调之类的,比较方便。
高德地图的导航功能直接内嵌到系统里,查找地方很方便。
可以通过手机对于车辆进行远程控制,远程解锁,设定开启车辆的权限,并设定权限时间。
附加连接车载运动相机功能,开车的时候来个自拍什么的。发票圈的需求真的是很强大的呢!!寻车网
预约功能也是不错的,预约停车场,还能预付费用。
除了车辆信息,能预约4S店。车辆故障还能提供救援服务选择。基础服务流量每月2G免费。其他在线和车载WIFI流量需要另外购买,流量费并不算便宜。
网络支付功能是这款车载智能系统的独特之处,果然马云爸爸还是比较关心大家花钱的问题。
启辰D60(获取底价)
启辰D60最近才发布不太久,所以太多的信息并没有很详细,也没有专门的只能系统实测。所以只能说一说已知信息。
启程D60采用的是8英寸屏幕作为中控显示以及智能系统显示。带有车联网云平台,具有远程控制车辆、智能在线导航、在线信息娱乐、远程诊断车辆和语音控制等功能。基础在线使用费用都由厂家支付。
多媒体是安卓系统的,具备在线电台、车载WIFI、4G通讯、在线音乐等功能。流量费用比手机流量费便宜。升级费用也是厂家承担。这套系统的语音控制功能也很强大,空调的调整都直接可以语音控制。
系统支持Ipod音源输入以及蓝牙音乐,但是不支持手机互联。在这一块把手机和车分开了。但是支持远程解锁。除此之外还有停车位动态实时信息、加油提醒、被盗车辆追踪、地理围栏、车辆异常提醒、手机寻车等一系列功能。对于路痴和某些女司机来说,这点很实用的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困惑了很多打算购车的消费者,字面理解无非是要品牌还是性价比,然而细说来看远不止那么简单,诸如莎士比亚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显然,这是一个主观的命题。
既然主观,那就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国产和合资车目前仍有差距,只是这种差距一直在缩小。
多年之前,自主车型普遍在设计、用料、技术、做工、三大件等各方面被合资车型碾压,只能依靠低价生存,粗糙的做工以及相比合资车型较高的故障率一直让消费者留下阴影。如今自主厂商两极分化严重,很多自主车企厚积薄发,进步有目共睹;然而仍有少部分自主品牌仍处在停滞不前,或者说进步缓慢的阶段,市场的淘汰机制在加速,后者目前旗下车型基本都被边缘化,命悬一线。
既然国产品牌有了巨大进步,那这种进步在哪?
以我来看,这种进步更多的表现在静态部分,尤其是在设计、用料、智能化方面。直白点说:多年前的国产车看起来不怎么样,开起来更别说了。而如今的国产车,开起来先打个问题,至少看起来个个都挺高大上。
车企们通过重金聘请外籍设计师,全球建立设计院、启用年轻设计团队,确实让国产车普遍在设计上进步显著,这其中像比亚迪、传祺、荣威都是很好的例子。脑补一下原来的比亚迪什么样,现在的比亚迪什么样?大概应该就理解了。
以10-15万这个级别的自主和合资SUV举例,这是自主和合资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这个级别的自主SUV相比同价位的合资SUV在内饰档次感、用料方面更强,同价位情况下,配置也更好。
上图为某自主品牌车型内饰/下图为某合资车型内饰
特别强调在语音智能这块,自主车型明显走在了合资的前面。目前这个价位的自主车型基本普及了语音智能、车联网等一些互联网应用,而且在逐步的精进完善。合资车型还处在“小白”的状态,配有语音智能、互利网应用的车型相当少,即便有,功能相对也都比较单一。
只是在做工方面,自主车型和合资车型有一定差距,只是这种差距已经在慢慢缩小了。怎么能反映出这一点?举个简单例子,你看很多自主车型内饰设计的很漂亮,中控用料也毫不吝啬,各种皮质、木纹去装饰,但最终营造出来的豪华感一般般,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看图片挺高大上,进入实车感受内饰就一般了,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做工。
既然自主车型相比合资来看优势这么大,为什么那么多人还选择合资?
往大了说就是品牌,合资车型无疑是拥有更好的品牌效应,潜移默化让绝大多数消费者觉得合资品牌似乎更靠谱,可靠性强,不会经常出毛病,三大件似乎也不会掉链子。
其实这有些误区,目前来看不管是合资还是自主品牌,核心三大件基本都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不得不说,自主车型在三大件或者说动态部分确实是和合资车型差距最大的地方。
简单举个例子,一台同排量的自主和合资车型配备的发动机,后者普遍会有着更强的加速感受以及更低的油耗表现,这是一种差距所在,其二更多的差距表现在调校上。
在我来看,发动机和变速箱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好基友,单独拿一个出来说没什么太大意义。就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匹配,合资车企更有主导权,似乎同样的硬件条件下,他们能把动力调校的更为平顺、加速时变速箱反应更快。而这种调校会普遍反应在方向盘转向手感、底盘滤震等多个方面,我想这也是合资车企造车时间长所琢磨出来的经验之谈。
当然,以上所说的只是自主车型和合资车型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车型也会有少数个例,不用钻牛角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