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14 04:37:36 | 寻车网
百万购车补贴
搭载1.4T四缸汽油发动机,2021款 吉利缤瑞上市,新车提升了颜值,增加了运动车型。
共推出3款车型,一款普通版车型,两款运动版车型,售价区间9.18~10.98万元。2021款吉利缤瑞长宽高:4680*1785*1460mm,轴距2670mm,定位紧凑型家用轿车,车身宽度略窄。
新车采用了黑色网状中网设计,雾灯区域为C形饰条,整体更加年轻运动化,亚运版为镀铬饰条,运动版为黑色。
F-TYPE版车型在前中网、导风槽和尾部均应用了黑色饰条,前后灯组均采用了熏黑设计,中网还带有F运动标识。
内饰延续了家族化设计,整体档次感不错,做工和精致度也很高。
中高配车型配备了7英寸液晶屏幕,相比竞争对手们的全液晶仪表略显逊色,但显示效果和科技感还是不赖的。
仅有顶配车型配备了360度全景影像,画面很清晰,3D视角拟合的很真实。10.25英寸中控大屏全系标配,带有导航、多媒体和语音识别控制。
中央控制台储物设计比较丰富,还带有前排无线充电,档次感也还行,只是没有采用电子档把,略显遗憾。
外后视镜调节、大灯高度、仪表盘亮度和尾门控制等按键布置在驾驶员左侧,只是做工略显粗糙。
仿皮座椅全系标配,红黑搭配的设计造型比较运动。
作为一辆家用紧凑级轿车,空间表现还算不错,中央地台近乎全平,坐垫长度也比较正常,整体舒适度还可以。
在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积达到了470L,内部设计比较规整,左侧还设计了小网兜方便储物,后排支持比例放倒,空间拓展性不错。
1.4T发动机可输出104kW/235N.m,1600rpm就可以输出峰值扭矩,匹配8速CVT变速箱,整体动力表现还是能满足家用车需求的。
全系标配17英寸铝合金轮毂,亚运版为双色铝合金设计,运动版为黑色设计,配备了红色刹车卡钳,全系轮胎宽度均为205mm。
这个价位就不要对底盘要求过高,简单耐用就够了。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结构,排气为单边单出隐藏式。
1.4T发动机实际排量1398ml,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与额定功率一致,最大设计净载重为375kg。
1.4T CVT F-TYPE运动版?9.18万元 ,基础版配置还可以,但是结合同价位竞争对手目前配置表现,还是略低的。
1.4T CVT亚运版 9.78万元 ,不想那么高调,亚运版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1.4T CVT F-TYPE旗舰版 10.98万元,顶配虽然略贵,但配置很丰富,尤其是科技、健康、安全和驾驶辅助方面的配置,后期若优惠合适,还是很不错的选择。PS:这车已经摸到了星瑞的尾巴了,预算充足,直接上星瑞。
缤瑞这车造型时尚动感,侧面线条有些小博瑞的神态,整体造型比较大气。
新款车型有针对性了修改了前脸设计,更加年轻化,还提供高低配运动款车型可选,看来其目标客户很精确呀。
相比星瑞,其机械素质天差地别,相比帝豪GL也是有差距的,但好在经过了市场检验(帝豪),经久耐用啊。
家用车不就图个好看+毛病少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每次开捷尼赛思的车,都会觉得车不错,不管是G70/G80还是纯电GV60,整体的做工精细度,底盘调校质感,都符合豪华车水平。
在世界范围内, 截至2023年3月, 捷尼赛思 全球累计销量达到903,874辆 ,这是突出的成绩,其产品力被全球市场验证,只不过进入中国的时机不好,品牌认知还需要更长时间渗透。
在前不久的上海车展,捷尼赛思带来了他们的全新车型GV70,并开启预售,预售价为33.8-41.8万元。那么这台车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认可吗?它的表现如何?我们继续往下看。 寻车网
捷尼赛思给人的感觉晚了一步,入华时间很尴尬,一方面传统燃油车的市场格局已定,另一方面又经历着新能源转型,不过按照他们自己人的说法,晚动总比不动好。
在重新进入中国的两年时间里,捷尼赛思陆续向市场推出8款车型,覆盖中型轿车/SUV、中大型轿车/SUV、大型车,并将基于纯电平台的GV60快速引入,除一款旅行版外,实现了品牌全系引入布局的结果。
捷尼赛思GV70纯电版此前已经上市,这次则正式引入了燃油车型,它中型SUV,搭载2.5T发动机,最大功率304马力,最大扭矩422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6.1秒,和同级别燃油车相比,它开起来的感觉游刃有余,具有豪华车的整体质感。
首先我非常喜欢GV70的方向,它不是轻飘飘的,握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所以转动起来是有一定的阻尼的,整体绵柔紧实,让人有驾驶欲望。
开起来之后,2.5T的动力随叫随有,在2500转就开始有明显的发力,深油门下,车辆向前冲的趋势明显,目前在同级中,其动力水平属于上层水平。
高速区间,车辆的动力输出也有比较好的持续性,发动机动力爆发可维持到5500转速左右,起码在120公里/小时的限速区间,你是不会感觉到有任何泄力的情况的。
变速器的升降挡逻辑是比较符合驾驶习惯,整体成熟可靠。不过在普通模式下,它的风格相对悠闲,尤其对于降挡,并不积极,是个慢性子。
在运动模式下则有改观,脚下油门稍微有所变化,变速箱就能降低一挡或两挡,让发动机在一个更好的转速区间,整体的提速效果也更加明显,与我的默契度更高。
GV70配备预感知电子控制悬架,它可以利用前置摄像头收集的路面信息,比如遇到坑洼、或者减速带,可以提前调整悬架阻尼力,确保平稳舒适的驾乘体验。
运动模式下,悬挂反馈的变化也比较明显,它比舒适模式要更颠,路面的小起伏,车内人员就能感受到,不过在盘山路上,它也能带来更强的支撑。
进入新时代,不管是油车还是电动车,智能化水平一定不能弱,尤其对于燃油车来说更不能松懈,消费者不会因为你是油车就对你变得更加宽容,捷尼赛思GV70标配了Genesis Active Safety Control驾驶辅助系统,包括前方防止碰撞辅助(FCA)、盲区防止碰撞辅助(BCA)、车道保持辅助(LFA)、车道防止偏离辅助(LKA)、高速公路驾驶辅助II(HDA 2)等。
首先GV70的驾驶辅助激活非常方便,方向盘上有一个按键,能一键开启所有功能,在高速巡航中,车辆对于前车缓慢的加减速,有不错的跟车表现,刹车和加速的控制比较自然,像一个老司机。
但是如果前方有车辆突然刹车,那么它会距离前车较近时,进行一个相对大力的制动。
它的判断逻辑主要是根据前方车距,而不会根据相对车速进行控制,所以才会出现刚才的问题,同样的在加速时,如果GV70和前车距离过大,它也会采用猛烈的加速,在车流比较稠密的情况下,这样的动作还是挺让人害怕的。
在车辆保持方面,它能很好的进行一个居中,并且没有频繁的方向调整和摆动,不过在大曲率的弯道当中,它只会直勾勾的按照设定的速度去行进,而不会根据弯道的曲率进行一个自主的降速调整,在这一点上,它相对于更高级别的驾驶辅助,还是要弱一些。
捷尼赛思GV70也可以实现自动变道,打一个转向灯就可以帮你完成。它的自动变道还是比较保守的,当后方有车辆的时候,它会很礼貌的让后方车辆先行,等到一个绝对安全的情况下,才会进行自主变道。抬头显示则可以提示后方来车,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捷尼赛思GV70拥有高速公路驾驶辅助II,不过它和新势力还是有区别的,它目前并不支持进出匝道,也不能自主的对慢车超越,它主要是可以根据限速进行一个自动识别与设定,有隧道时会自动关闭车窗,提高舒适性。
智能水平还包括智舱, 捷尼赛思GV70的内饰细节和用料都不错,很有质感,车内台面儿基本上都采用了皮质包裹,并且手感非常的细腻。 门板上的氛围灯也采用了层峦叠嶂的山水画,若隐若现的,很有意境,用户坐在其中,就能感觉出这是好东西。
不过它的智能化水平,对中国用户来说,可能略显逊色。新车采用非常内敛的14.5英寸中控屏,横条幅的悬浮式设计,在理念上相对传统,在视觉冲击上,也没有“pad屏”来的有震撼。
内部菜单的逻辑还是老样子,主要分为了多媒体控制、地图导航、车辆设置等,在如今的车展系统,逐渐像手机生态转变之时,捷尼赛思需要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变化。
当然,我相信也有不少消费者喜欢这种传统,毕竟它用起来很方便,比如中央隔档位置,有人机交互系统的旋钮,空调区域有温度旋钮、广播、地图等快捷按键。
为了提升科技感,空调信息通过一款全液晶面板显示,并且支持触控,并且会有震动反馈。
在其他功能上,捷尼赛思GV70基本是入门即豪华,前排配备了Ergo motion座椅,拥有加热/通风/按摩,并且当你驾驶了一段时间后,按摩功能会自动开启,能够缓解疲劳。音响采用Lexicon品牌,具有纯正、干净的音效体验。除此之外,还有12.3英寸裸眼3D仪表盘、百度地图、百度语音识别等本土化科技应用。
捷尼赛思的设计我们已经很熟悉了,GV70依旧采用了家族式元素,标志性的“至臻之钻”菱格矩阵,强化整车的气场,但不同之处在于,捷尼赛思GV70拥有亮黑镀铬饰条,运动气势更足。格栅两侧则是并行双耀LED车灯,辨识度鲜明。
车身侧面, 捷尼赛思GV70 长宽高为4715/1910/1645毫米,轴距2875毫米,并且配备了非常帅气的21英寸轮圈 ,车尾则拥有精致的线条,底部大口径的筒形排气,进一步强化整车的运动氛围。
经过一番体验,捷尼赛思GV70具有豪华车的水准,尤其在驾驶质感方面,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成熟,悬挂的反馈有韧性,和同级产品相比也挑不出毛病。不过在面对中国用户时,它的智能化表现要更进一步,这样才能在“乱斗”保持竞争力。
目前捷尼赛思虽然面对困难,但从产品布局上看,品牌在华发展的决心很坚定,两年内引入全系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全面的选择。
与此同时,捷尼赛思也在不断的进行品牌建设,以直营为基础,采用多渠道布局,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各地开设的体验中心,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思维,让人感受到了豪华氛围。全新的GV70将在5月22日正式上市,如果有一个好的价格,相信会慢慢被更多人接受。
文 | 任宏斌
编辑 |王歆
出品 | 有驾报道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驾报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