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5 18:17:05 | 寻车网
大众 ID4,在进入中国后被分为上汽版的ID4X和 一汽 版的ID4crozz,而ID4作为在中国售卖的第一款MEB纯电平台下的车型,也被视为 大众 集团的转型急先锋。我一直对这台车充满期待,今天有幸拿到试驾车进行体验,究竟这台车表现如何?我们一起来看我的试驾分享。
外观方面, ID.4 CROZZ 前脸采用封闭式前格栅设计,结合圆润的弧面与锋利的棱线,体现新能源车型专属年轻感。新车配备的IQ.LIGHT矩阵式LED大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犀利。同时其还运用贯穿式日间行车灯设计,结合中央发光的 大众 Logo,辨识度极高。 寻车网
从侧面看 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也是十分熟悉的风格。如果不是整车宽度和高度达到了1852mm和1629mm,真的可以将这台 ID.4 CROZZ 看作一台两厢车。而4592mm的车长,也让 ID.4 CROZZ 身形并不算大,仅仅也是定位在了紧凑级SUV这个级别。
新车的尾灯造型同样采用了贯穿式的设计,与车头遥相呼应,灯腔内部采用了造型独特的发光部件,搭配LED灯带和发光LOGO,在夜晚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同时未来感很浓。
进入车内, 大众 品牌终于将之前燃油车型上的内饰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简洁的内饰风格。 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也用上了悬浮式的中控触摸屏,而且搭配银色装饰面板,整个车内看上去科技感更强了。
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皮质包裹,方向盘尺寸大小适中,握持感上乘,两侧多功能按键可控制多媒体切换、蓝牙电话、语音控制等功能。
虽然仪表盘尺寸不大,但整体显示清晰、与方向盘触控按键配合流畅,加上AR-HUD的辅助,基本也可以让驾驶员不用费心去观察仪表盘所显示的内容。
车机系统也是E3电器架构下的新产物,这套系统功能区域清晰,上手没有难度。车机内置功能也比较强大,支持无线手机Carplay和CarLife、智能家居连接等。
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后排配备独立的空调出风口以及USB接口,完全能够满足后排乘客对于手机充电的需求。
体验者身高166cm,将前排座椅调整到合适位置,此时可以获得一拳以上的头部空间。
保持前排座椅不动,同一体验者来到后排,此时可以获得一拳以上的头部空间以及两拳以上的腿部空间。中央地台没有凸起,即便是满员的情况下,长时间乘坐也不会影响中间乘客的舒适性。
作为MEB平台下的产物, ID.4 CROZZ 可根据不同电池布局的情况下实现前后配重比50:50的理想状态。同时, ID.4 CROZZ 的底盘质感也相当出色,减震器在通过井盖、减速带等障碍时的滤振表现可以说表现相当平稳,将颠簸化解得很到位。
试驾的这款 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毕竟电动力驱动的车型,加速必然是优势,堪比性能燃油车,提速反应得心应手。我们曾经试驾了不少电动力驱动车型, 一汽 - 大众 ID.4 CROZZ 提速曲线平滑,控速脚感表现优秀。
隔音表现比较惊喜,整体的表现非常好,电机声音抑制得相当不错,急加速时也不会有明显的电机声,在八十到一百左右会有一些路噪,到一百二左右风噪才会稍微明显,但瑕不掩瑜,整体的表现可以给到好评。
一汽 - 大众 的 ID.4 CROZZ 虽然并不是 一汽 - 大众 品牌下的首款电动车产品,但是出自全新MEB平台的它确实有着与之前产品很多不同之处。长巡航、低能耗,大空间,还有相对合理的价位,也都会成为 ID.4 CROZZ 让更多消费者去选择的必要条件。如果家中需要一台品质高、续航没有顾虑、驾驶舒适的新能源车型, ID.4 CROZZ 确实值得考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言野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稍微了解一点市场行情的都知道,如今在新能源领域,合资品牌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市占率,都玩不过一线国产大厂。而面对这种现状,包含 大众 、 丰田 、 特斯拉 在内的品牌,也都开始通过降价来获得生存空间。总之,燃油车时代的“合资光环”带来的品牌溢价,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已经不好使了。
日前, 一汽 -大众对外宣布,之前官方指导价19.39-29.39万元的纯电 SUV —— ID.4 CROZZ 推出限时限量优惠活动,9月份购车的用户,整车惊爆价仅需14.59万元起,限量发售3000台。
而实际上在今年7月份,一汽-大众基于MEB纯电平台打造的两款 SUV ——ID.4 CROZZ、 ID.6 CROZZ 已经降价过一次,当时的ID.4纯享版降价至15.59万元起。同样的,上汽大众的A级纯电轿车——ID.3也于此前限时官降,降价后起售价12.59万元,限量销售7000台,这样的力度也让ID.3单月销量成功“破万”。
而这一次,官方直接把ID.4 CROZZ优惠力度拉倒了5万元,堪称直接“掀桌子”。而从市场横向对比来看,15万价位的ID.4无疑会对 比亚迪 元PLUS 、 长安 深蓝S7 、乃至 别克E4 等造成更大压力。
从产品本身来看,大众ID.系列的新能源汽车都是MEB纯电平台的产物,纯正的血统赋予该系列相比于“油电共享平台”更杰出的产品力,这一点不光体现在内外设计和整车智能化层面,更体现在三大件以及三电系统方面。
以ID.4 CROZZ为例,这台紧凑型 SUV 的长宽高为4592/1852/1629mm,但轴距达到了2765mm,这样的轴长比可以为整车乘员舱腾出更多空间,是正统纯电汽车才有的特征。并且,ID.全系车型都主打后桥电机驱动(可扩展为 双电机四驱 )。
当然,跟同行横向对比的话,大众ID.系列也有一些燃油车时代合资产品的“坏毛病”,首先是低配各方面都有点“抠抠搜搜”的,配置层面就不说了,个人不能接受的是动力层面。一台驱动电机,低/高功率之间完全没啥成本差异,但TA就非得整125kW、150kW两个版本。
比亚迪元PLUS
深蓝S7
作为对比,同行的比亚迪元PLUS是最大功率150kW的前驱永磁同步电机,深蓝S7是160kW的后桥永磁同步电机,而像 smart 精灵#1这种则是200kW的后桥电机。在燃油车时代,合资车确实可以靠品牌光环让消费者忽视数据差异,新能源时代还这么干,已经很难有说服力。
奇瑞eQ7
广汽 AION V
最后,大众MEB平台还有一个非常让人费解的“槽点”——刹车。ID.3这种入门家用车就算了,包括ID.4、ID.6,甚至一汽 奥迪 Q4 e-tron、上汽奥迪Q5 e-tron居然都是后轮鼓刹。要知道,现在国内的汽车工业体系,盘式刹车的成本已经不比鼓刹高多少,个人真不理解大众为啥要在该项目上做如此改动,甭管是处于刹车效能还是新能源适配角度考虑。
总结:
在如今的新能源时代,不少合资车企高层可能还不太“清醒”,还抱着当年燃油车思路,感觉同级别就应该比国产车贵个三五万。但实际情况是,目前2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得厉害,并且合资车在品牌力和产品力上都缺乏核心竞争力,不降价是真的卖不出去,特斯拉Model系列已经降到了25万以内,大众ID.系列来到了15万价位,最狠的是丰田bZ系列、 奔驰 EQ系列,最高能整到10万降幅,足见,产销不平衡带来的压力已经让领导们愁到什么程度。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中国汽车消费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寻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寻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