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3 22:00:09 | 寻车网
汽车不得不降价的5个理由
行业环境驱使
从大环境来讲,以前汽车属于稀罕物,物以稀为贵,价格当然高,而且是土豪专属,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现如今随着经济水平发展,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合资车型不仅都走上了国产的道路,而且还可以大批量生产,也开始实现模块化,共享生产线,甚至零部件互通,成本更低,自然无形之中就会拉低产品售价。还有一点就是造车的越来越多,不是以前几家独大的局面,有人开打价格战,就自然有人要配合才能生存,扛价走不远。
外观落伍
在消费需求日新月异的当下车市,就算厂家想扛价实现起来难度也很高。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汽车外观落伍,现如今在看奇瑞旗云、大众普桑等产品,你会发现很有年代感,像是父辈开的车。近来车市又流行跨界和轿跑风,流畅的线条衬托下,很多上市才两三年的车型外观就显得不够贴合热点,就会影响销量,只有降价才能起到弥补的效果。 寻车网
配置跟不上
有的时候一辆车可以通过中期改款或者年度改款来实现部分配置的增加,但是有时候这种改动很局限,比如福克斯的中控台过于运动化饱受诟病,只能通过换代来进行优化设计,改款最多改改按键布局,增加一点热点元素。想要真的改头换面成本太高,那么在产品生命周后期的阶段,竞品可能有车联网,面临换代的车型就倍显劣势,这时候只能通过降价来找齐。
新款减配
不管是厂家宣称的“优化”还是消费者认为的“减配”,有的时候很明显,可能为了降低入门车型的门槛和售价,有一些配置就会在换代改款中被无形阉割,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降价伴随,那么产品就只有凉凉了。而有时候厂家认为的优化,比如三缸发动机,或者是适时四驱取代全时四驱系统等改动,可能消费者不买单,这种情况下,只能靠降价来打消顾虑,增加性价比,让消费者接受。
消费心理影响
普遍的消费者都会有这种“买新不买旧”的心理影响,从汽车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车型产品的确是新出的更有优势,所以消费者这种心里也算有理可依。那么长江后浪推到的“前浪”,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就只能用降价来保证销量,就如同换代前夕的轩逸,为了保证自己的综合实力,只能靠着大幅降价来换取销量,当然也很见效,销量比朗逸还要出色。上述这些汽车“不得不”降价的理由,其实主要都是因为车型产品力下滑,竞品实力出众,亮相衬托之下,为了在一个水平线上同台竞赛,永葆竞争力,就只能通过越来越低的价格来实现。
汽车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了吗?
汽车走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放眼20年前,汽车还是一个昂贵的消耗品,如同奢侈品一样,是有钱人的专属和身份地位的象征。但现如今汽车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超2.4亿,有车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说是汽车价格便宜了,以前随随便便一辆汽车都要十万起步,现如今几万就能开走一辆车。也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水平提升,消费者有钱了,汽车的价格没变,比如是十年前2008款的本田CR-V售价18.98万起,现如今CR-V售价从16.98万起,变化不大,不同的是消费者的经济水平上涨,买得起车了。
车型价格的走低
汽车数量保有量的增多,的确和两者都有难分难舍的关系,但真正说起来,汽车价格的确是越来越便宜,这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前和现在的汽车价格相比,的的确确能感受到车型价格的走低。
以桑塔纳为例,20年前一辆普通的桑塔纳就要13.85万,现桑塔纳售价8.69-11.59万,算上终端优惠力度,入门版车型裸车价格只要6万多,不到8万就能办齐,和20年前相比省了不少钱。还有大众另一款经典车型捷达,在20年前参考价已经达到了14.85万,而现虽然捷达退场了,但是VA3接棒,6.58-9.28万的售价,20年前的捷达几乎是VA3的两倍。
经典的豪华旗舰产品
除了家用车型,还有一些经典的豪华旗舰产品,比如宝马7系和奔驰S级,售价和现如今的车型相比,也都有不小的差距,以前一辆7系和S级都至少要百万起步,现在两款车入门版车型起售价只要80多万,都进一步证明了汽车的价格是越来越便宜了。
汽车价格的走低,有一部分原因是入门级车型的推出,比如奔驰S级,如果是顶级版本,售价其实和20年前相仿,但是因为推出了2.0T的入门级车型,直接将售价下探到84.28万,入门门槛更低,潜在消费者增多。
品牌入门级车型的推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品牌入门级车型的推出,比如奔驰A级,以前的奔驰可能只有S级,给人的印象就是奔驰品牌要100多万才买得起。
但是现如今,20万出头就能买到奔驰的三叉星车标,无形中拉低了品牌的准入门槛,更接地气,给人一种便宜了的既视感。
汽车配置更丰富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同价的基础上,汽车配置更丰富,造型更时尚,一样的钱花的更值。比如斯柯达,可能车型售价和现如今相差无几,但是配置上的差距显而易见,肯定是现在的车辆更有性价比更超值。
车型价格的走低,其实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工艺和技术的进步,以及模块化平台的推广,汽车的成本也无形之中降低,所以售价就有了下调让步的区间,再加上汽车的价格也越来越透明,竞争越发白热化,车企都想要靠降价来吸引更多潜在的消费者。